消费者感知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docVIP

消费者感知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费者感知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

消费者感知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   [摘要]行业的污名维度是行业内的企业开展形象修复运动的重要前提。为了揭示国内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国内、外典型行业及消费者的污名印象;进而在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探讨了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的维度,以及消费者的行业涉入对行业污名维度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内外消费者对行业污名的感知存在明显差异;国内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包括:业务型行业污名和形象型行业污名。   [关键词]污名;行业污名;污名维度;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28-06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龙头老大万科集团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捐款门”事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是公众质疑和“逼捐”万科的重要原因。[1]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污名概念,本文将负面行业形象统称行业污名。所谓的行业污名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某个行业具备(或被认为具备)了某种让公众感知到消极或负面行业形象的属性或标志,这种属性或标志会影响到行业内的企业的组织合法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污名层出不穷。但是,与其它污名不同,行业污名对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包括无辜企业)来讲,具有明显的“先天性”。对于那些想通过各种形象活动,修复或重塑企业形象的污名行业内的企业来讲,这种行业污名带来的“先天性”是企业开展形象运动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前提。正如万科的“捐款门”事件。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2][3]。但是,Guido和Richter(2005)认为,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如发布CSR报告、慈善捐助、志愿者活动等变革型的CSR对于像烟草、石油这些污名行业的企业开展形象修复运动无实质性帮助。[4]这些现实案例与前人的理论研究暗示企业的形象修复行为与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的匹配是污名行业的企业成功开展形象修复运动的重要前提。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污名,行业污名在前人的研究并没有进行探讨。而且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污名会因时间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存在差异[5],在中国背景下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可能与国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探讨在中国背景下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的维度,对于这些行业内的企业开展形象修复运动是个很重要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具体来讲,本文将探讨国内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包括什么维度?与国外文献提到的行业污名存在哪些差异?      二、文献综述      污名(Stigma)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6]自Goffman(1963)[2]提出污名的概念后,污名研究基本沿两个主线展开,即社会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前者主要关注社会和个人层面的污名产生和表现形式,以及制度性歧视,而后者则基本关注污名的微观认知机制,强调污名维度和心理表征。[1]在现有的文献中,污名被普遍地界定为在某个社会背景下,个体具备(或被认为具备)了某种属性或标志,从而使个体、技术或组织的社会身份受到贬损,影响到其社会交往,社会声誉等。[7][8]   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的污名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污名、群体污名、组织污名、技术污名和行业污名等方面。但是与其它研究相比,关于行业污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涉及到石油、化工、采矿、转基因食品、烟草、核工业等行业。污名是对社会规则的重大背离或违反(Major Norm Infraction),从而导致其他人判断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缺乏合法性。[9]因此,从国外现有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探讨污名行业的企业如何开展形象修复行动来洗刷污名,获得组织合法。而研究发现,企业履行CSR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获得组织合法性。[2][3][4]例如,Givel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美国化工行业通过所谓的“责任关注”的全行业自我规制运动,已经成功地改变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负面看法。[10]Boasson通过对两家石油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家企业都更多地倾向把CSR当作提升合法性的工具,而不是自我行为规制工具。[11]Guido和Richter则认为主流的CSR工具(企业慈善,发布CSR报告、赞助、善因营销等)并不能使烟草行业的企业获得公众的好感,主要原因是公众觉得这些行为缺乏真诚性,因此只有真正将CSR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4]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多是定性的案例研究,定量分析较少,而且这些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外国社会文化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