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遗传学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ppt课件.ppt

遗传学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学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ppt课件

2.基因工程的发展:   基因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在遗传学的发展史上是一次大革命,它打破了种、属的界线,可以在生物大系统内交流基因。其发展情况如下: 1971年,史密斯(Smith H. O.)等人从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酶 酶切病毒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1972年 伯格(Berg P.)等用限制性酶分别酶切猿猴病毒和噬菌体 DNA,将两种DNA分子用连接酶连接起来 得到新的DNA分子。 1973年,科恩(Cohen S.)等进一步将酶切DNA分子与质DNA连接起 来,并将重组质粒转入E.cloi细胞中。 1982年,美国食品卫生和医药管理局批准, 用基因工程在细菌中生产人的 胰岛素投放市场。 1985年,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 1994年,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番茄商品生产。 1996年,克隆羊诞生。 美国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产品有:人类胰岛素、人类生长因子、白介酸、干扰素、牛型生长激素、疫苗等,并不断有新的品种进入临床应用。 在农业上也有很多应用,如1985年开始转基因作物品种培育,在高梁、水稻、烟草、玉米、棉花等作物上都获得成功。 全世界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为: 1996年全世界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 1997年为1100万公顷, 1998年2780万公顷, 1999年3990万公顷, 2000年4420万公顷, 2001年5260万公顷, 2002年5000万公顷。 2001年种植面积10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大豆(3330万hm2,占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63%,均为抗除草剂大豆) 玉米(980万hm2 , 占 19% ) 棉花(680万hm2 , 占 13% ) 油菜(270万hm2 , 占 5% )  其它还有水稻、小麦、花生、日葵、亚麻、甘蓝、马铃薯等,番茄、烟草、南瓜和木瓜等50多种转基因作物已培育成功。   主要分布在美国(3570万hm2 )、阿根廷(1180万hm2 )、加拿大(320万hm2 )和中国(150万hm2 )等国。    3.内容:   ①.从细胞和组织中分离和纯化DNA;   ②.利用能识别特异性DNA 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剪切DNA分子,制 备含有 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采用酶学和化学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基因;   ③.将DNA片段或人工合成的基因与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标记的载体在体外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④.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宿主)细胞中,使重组DNA分子在受体细胞内复制,产生多个拷贝,即克隆(clone);   ⑤.重组DNA能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中,使子代群体细胞均具有重组的DNA分子的拷贝;   ⑥.从繁殖的大量细胞群体中筛选和鉴定含有目标基因的重组DNA分的,受体细胞的克隆; ⑦. 能从选出的宿主细胞中回收、纯化、和分析克隆的重组的DNA分子; ⑧.克隆的基因能够正常表达。 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可概括为: 1.分离或合成目的基因; 2.将带有目标基因的DNA片段与载体DNA 体外重组; 3.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到; 4.重组体克隆的筛选和鉴定。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种核酸水解酶,主要从细菌中分离得到,这些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在细胞中主要是用来水解外来DNA分子而保护自身的,所以称之为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的常用工具 以交错方式切断DNA双链, 产生二个相同单链粘性末端。 在适宜的条件下,两个DNA 分子的黏性末端连接成双链 的重组DNA分子。 ⑴.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 根据其来自的生物名称,用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  ①. EcoR I 来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②. Hind Ⅲ来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⑵.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别: 根据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两类:第Ⅰ类酶、第Ⅱ类酶 第Ⅰ类酶 : 如EcoB(大肠杆菌B株)、EcoK(大肠杆菌K株)分子量较大(约300,000),作 用时需ATP、Mg++等辅助因子。 由于这类酶的切割部位无特异性,是随机的,每隔一段DNA 序列随机切割双链DNA分子,切割点不固定,所以在基因工程中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