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俗 15p.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北京民俗 15p

* 旧时北京,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的孩子,玩的花样都会根据季 节的变化及场景的转换而不尽相同...其实,不管是不是身处北京,孩子们 的童年都是繁复多样的,但是当这些儿时游戏配以老北京特有的场景,就 变成了独一无二! 紫禁城下放风筝 ——“新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 春天的北京,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人们脱去厚重的冬衣,享受着大自然的吐故纳新。这时在城墙 根下放风筝就成了老北京人最爱的一项活动。 游戏:可选择孩子们一起跑跳嬉戏着放风筝的例图,选定图案后,选其中一至两个人物换为我们的北京娃娃形象; 季节:春 道具:沙燕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 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扎雁儿 )。“燕”有古时燕京的意思,即现在的北京,而2008年奥运会福娃妮妮 的原型就是北京沙燕。 场景:放风筝大概是全国各地的小孩子童年都会玩的游戏,但如果讲在皇城根下放风筝,也许就只有北京的孩子 才有的福气了~在高大肃穆的红墙碧瓦映衬下,孩提纯真满足的欢笑也仿佛随着飞升的风筝一般扶摇云端。 四合院里夜乘凉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院内的布署也十分讲究,它能全面体现中国人传统的居住观念,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所以人们往往把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 游戏:可选择孩子们一起跳皮筋的例图,确定图案后,选其中一至两个人物换为我们的北京娃娃形象; 季节:夏 道具:四合院+躺椅+茶壶+蒲扇 场景:夏季夜晚的四合院,家家欢声笑语、户户其乐融融。晚饭后,老人在自家门前躺椅上,一手执茶壶一手摇 蒲扇,半寐半醒间满足的看着院中孩子们快乐的玩耍。 胡同里面拿蛐蛐 ——“元夕乾清宴近臣,唐花列与几筵平,秋虫忽向鳖山底,相和宫嫔笑语声”。 要想玩蛐蛐儿,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说“逮”,说“拿”。那时候没什么娱乐的东西!小孩们都是“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叠四角,玩烟盒,玩石头子,最有趣的要属拿蛐蛐。 游戏:可选择孩子们在胡同墙边捉蛐蛐的例图,确定图案后,选其中一至两个人物换为我们的北京娃娃形象; 季节:秋 道具:草探子+蛐蛐罐+满是土的衣服 场景:秋天的傍晚,从刚擦黑一直抓,刚开始还是在街上就能逮到,过一会街面上的逮完了,孩子们就开始在胡 同的砖缝里找,拿根小草棍,带着小手电,看见一个墙缝就趴下去往里吹气,一般要是有蛐蛐的话,一吹 就出来了… 什刹海里滑冰忙 ——“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习国俗云。” 什刹海冰场,是最具老北京味道的娱乐场所。打前清那时候起到现在,这个味道没变过。故宫博物院藏有 乾隆年间的《冰嬉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宫廷盛大的冰嬉场面。 游戏:可选择孩子们滑冰车的例图,确定图案后,选其中一至两个人物换为我们的北京娃娃形象; 季节:冬 道具:棉袄+棉裤+棉鞋+棉帽子+自制冰车 场景:“老北京”滑冰最爱扎堆儿的地方就是什刹海。这里是北京最大的冰场之一,也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冰场之 一。如果北京的冰场也有老字号的话,什刹海冰场可以称得上是京城冰场的老字号了。而冬季的北京,银 装素裹,一派萧条,滑冰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孩子门最最乐此不疲的活动,大孩子们滑冰刀,小孩子们坐冰 车,天寒地冻却仍掩不住孩子们的笑声。 关于诠释北京的另一主题——燕京八景: 北京地区的八景,最早见于金朝的《明昌遗事》中,明昌是金章宗的年号, 所记 名目叫“燕山八景“。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历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