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八个终身以教育为业的弟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八个终身以教育为业的弟子.docx

孔子的八个终身以教育为业的弟子何宗海历代人们常说,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夫子讲学一生,认定教育为挽救时局之良策,守持“有教无类”方针,“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诚心向学,便开诚教诲。他的学生中,有世子,有官僚,有商贾,有鸡鸣狗盗之徒。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尸佼在他的《劝学》一文中曾说:“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然自入孔门,人人受到感化,知仁知礼,成材成器。太史公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列入有名字的共计77人,其中有年龄、有姓名、有受业情况的共35人。并补充说,这35人的情况流传在文献上,其余四十二人,没有年龄也不见于文献,只记载了名字。后人根据《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的论述,归纳出了“孔门十哲”。由此认为这10位是孔门弟子中最优秀的。笔者读《史记》,联系《论语》等文献看,孔夫子说这番话,未必是就弟子们的优秀程度而排列的,而是就当时所开讲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这四门课程中学习成绩比较突出者或持之以恒者而言的,就像今天所说的“课代表”。比如子张、曾参、原宪、公冶长等等,不能说他们不优秀。今天谈教育,用教育家的成就以及通过受业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孔子之后,儒家教育的传承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真空”状态。不是孔子没有培养传承人,而是传承人太多,儒家内部各学派兴起,为仁做注、为义伸张、贤哲四散,桃李天下。所以韩非总结出了“儒家八派”之说。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列的77名在册弟子中,有籍可考终身以教育为业的有颜氏、漆雕开(子开)、商瞿(子木)、澹台灭明(子羽)、卜商(子夏)、言偃(子游)、曾参(子舆)、颛孙师(子张)八家。颜氏关于颜氏儒之说,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韩非子认为,自孔子之后,颜氏便成为了儒家八派之一。《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文献资料记载,孔子弟子中姓颜的共有八人,他们分别是: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学所传,至今观点不一。颜氏儒之说虽没有充分的教育人物活动或典籍予以证实,但能从《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有关文献记载,可见其发展脉络。通常的共识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颜回。“在颜氏八人中,颜回志宏才大德厚,不仅为孔子七十二贤徒之冠,更居‘德行’之首,为孔子及同门共同称道,亦已赢得一定的社会声誉,故而颜氏之儒为颜回所创,当无可置疑”。(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享年40岁。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孔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后世列为七十二贤之首,称为“复圣”。 颜回短暂的一生,追随孔子奔走,拒绝入仕,独居陋巷,安贫乐道。那个时代,正处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世以混浊莫能用”(《史记·儒林列传》),孔子赞颜回的德行与学问,引为自己唯一的同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从颜氏学派的主要特证“安贫乐道”这一点上看,这即是颜回的性格特征,也是颜回的人生价值追求。东汉人王符在他的《潜夫论》中曾对颜回一心追随孔子守志守仁的行为大加赞赏,说道:“困馑于郊野,守志笃固,秉节不亏。宠禄不能固,威武不能屈。虽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义有殆,礼义不班,挠志如芷,负心若芬,固弗为也。”在《孟子》一书中,孟子评价颜回是“具体而微” 的圣人 (《孟子·公孙丑上》),得孔子真传之人。又称“禹、稷、颜回同道”(《孟子·离娄下》)?政治志向方面,颜氏儒提倡救世淑人,以舜为志。颜回赞赏舜“无为而治”,后来孟子所倡导的民本思想,明显是颜氏观点的继承和发扬。《论语·先进》记载,颜回死后,“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不听孔子之嘱而执意“厚葬”颜回,并引发孔子感叹的“二三子”之徒,当是颜回的学生。有学者推断,颜回去世后,颜氏儒转入曾参门下,并与思孟之儒相融合。(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3).)在孔子众弟子中,受颜回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曾参。曾参比颜回小十岁,从跟随孔子的学历上看,要晚颜回十多年。曾参在同门诸友中对颜回十分尊崇,曾赞赏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上书《泰伯》)。“孔门诸弟子中,以曾参最为长寿。若以其对颜回敬服之心来推论,则其在颜回死后,代为教育颜氏弟子,使“颜氏之儒”多转入他的门下,从而‘颜氏之儒’与思、曾、孟之儒相融合,或有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