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饰演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导课(2)听写词语:辩论 寻常 容许 信奉 违背 曾经 解释 教授 宣布 固执 胆大妄为(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下做了举世闻名的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这次重大的试验。(板书课题 齐读)学习新课(一)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画出描写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试验前后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思想变化的句子。2、完成表格后同桌交流。试验前试验后态度变化思想变化3、从这填写的表格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二)亲眼目睹比萨斜塔的试验1、课件演示试验。(师述: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2、如果你是记者,应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3、嗯,你真会提问,那我们就快快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伽利略是怎么产生疑问的?(学生自读课文后说说亚里士多德的结论)4、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学生齐读。5、那我们来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反复试验的。课件演示:(1)拴在一起 10+1<10(慢) (2)看成一个整体 10+1>10 (快)6、伽利略试验后的结论是什么?(课件出示,齐读)一个事实出现两个结论,只能说明什么?7、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难道他不知道人们只信奉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那他自己明白就可以了,何必要顶着压力在比萨斜塔上做这一次公开试验呢?你觉得伽利略是怎样的人?8、事实胜于雄辩(课件在此出示公开试验),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事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请大家齐读第六自然段。9、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齐读,并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句话,说说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10、所以,我们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不懈的努力。11、再浏览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把伽利略的品质体现出来的呢?三、小练笔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作业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有条件的话,在家中动手把实验做一做。板书设计亚里士多德 信奉 错的伽利略 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试验成功 执着追求真理 ,敢于挑战权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Special/miaoxie/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三、课堂作业本上的/e/tags/?tagname=%D0%A1%C1%B7%B1%CA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解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想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整堂课想下来还是我说的较多,而学生说的太少,可能是怕教学完成不了吧,这也是我在课堂中常常犯的错误,我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做课堂上的主人,而老师只去引导就好。有时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也会出乎意料。”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