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三对基本概念辨析-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VIP

外语学习的三对基本概念辨析-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语学习的三对基本概念辨析-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外语学习的三对基本概念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6期noticing hypothesis);③知觉(awareness),即学习者知道他们在学习什么;④控制(control),即知识的实际运用涉及有意识的选择和组合过程。[1]虽然施米特等人也承认流利的语言行为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自发的语言行为离不开早期的有意识指导,是由有意识的指导所导致的结果。 在肯定语言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的同时,汤姆林和维拉也承认习得必然会涉及对语言的有意识关注。他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关注过程:①警觉(alertness),也就是作好处理输入刺激或资料的准备,主要涉及学习者的情感/动机状态;②定向(orientation),也就是把关注点定位于某些具体的感觉信息而不计其余;③发现(detection),也就是对感觉刺激的认知登记,这是一个在记忆中对具体语言样板进行登记的过程。汤姆林和维拉认为这三种过程都是无知觉的,但是都需要意识的参与。他们的结论是,知觉需要关注,但是关注不一定需要知觉。[2]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学习涉及两种方式,即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两类知识,即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正规学习一般都是把语言知识,即语法规则或明确知识,一点点地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记忆和反复操练,才能得以强化。如果学习者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或使用,他们就无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这些知识,或通俗地说,就是把这些知识忘了。此外,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监控,检查自己的输出句子是否符合明确知识所规定的语法,然后才进行语言输出。这就需要他们在短时记忆中进行两种加工:意义加工和语法加工。这种一心二用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影响信息交流,从而最终影响语言学习。再者,通过正规学习所学得的知识很难迁移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当我们批评学生语法条条框框学了不少,就是不会交际时,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在非正规学习中,学习者习得的是默会知识,这些知识是在自发性语言行为中出现的,离开行为本身就难以提取。它们镶嵌在情景中,需要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才能“让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在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并使得默会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而增加”。[3]一般来说,有了默会知识之后,语言输出就不再需要经过短时记忆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输出可以达到自动化的水平。这种知识一经掌握,就很难忘掉。这好比说,一个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就算十年不骑自行车也不会对骑自行车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通过正规教育来学外语的人十年不接触或使用外语,恐怕就会忘得差不多了。 在现实的交际中,默会知识的运用远远多于明确知识。在一种语言中,一个普通的母语使用者所拥有的语言规则比任何一位语法学家所能指明的要完备得多,即使前者并未意识到已经拥有任何特殊技能。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位语法学家能够成功地编写出一部完美的语法,也就是写出某种语言使用者说话和听话时所遵循的原则的详尽无遗的语法规则。由此看来,默会知识在外语学习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明确知识,不需要正规学习,因为明确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向默会知识转化的可能。在此,笔者要强调的是,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忽视知识的默会性,应多为学生创造习得默会知识的机会。 二、形式与意义 形式与意义也是在外语教学中常常会引起争议的两个最基本概念。之所以说它们是最基本的,是因为外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无一不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几十年来,形式与意义一直是语言习得研究中争论最多的话题,形成两种派别。一派认为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只要把语言形式学到手,由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便水到渠成。另一派则认为意义的传递比形式更重要,只要达到交际目的,语言形式自然而然地也就学会了。强调语言形式一方力求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的特征上;而强调意义的一方则把语言成分排除在教学之外。形式教学要求学习者关注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而意义教学所关心的是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就某个文本来说,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文本所反映的语言规则,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同样的文本,他们也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意义上,要求他们理解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中所使用的文本不变,只是学生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环境的给养(文本)因对象的变化而异。 希格斯和克利福德(Higgsand Clifford)认为,“必须关注语法的准确性和有意识的学习”。[4]在他们看来,在掌握准确语法结构之前如果学习者通过交际法习得目标语,那么他们就会有“石化”(fossilization)语法错误的危险。这些因长期使用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即石化错误是很难根除的。同样地,他们坚持认为,如果学习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