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的管理规范.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的管理规范

2005~2008年报告的死亡病例数 主要存在的问题 报告对象 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 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报告内容 《死亡医学证明书》 报告方式 报告程序、时限 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 (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信息审核 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自查,及时向诊治医生核实。 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 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 对于核实无误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 死亡信息的订正 发生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 死亡信息的补报 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 死亡信息的查重 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 资料保存与管理 报告单位和区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 报告单位和区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 《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用户和权限管理 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统一负责。 用户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 用户的权限分配应以保障数据直报 安全、准确、高效为原则。 权限管理模式 疫情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分级代管模式: 采用了由大疫情系统管理员来创建和管理用户的模式,属于平级横向管理。 各级用户的账号都由本级系统管理员来分配,各级系统管理员负责为用户建立帐号或向已经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帐号的用户添加授权。 各级医疗机构用户的权限由辖区系统管理员授权。 用户创建程序 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默认角色 死因直报用户: 死亡卡录入、查重、修改、导出与打印等功能。 死因登记报告县级用户: 死亡卡审核、查重、订正、死因编码、根本推断、统计分析,质量分析、死亡卡及统计报表导出等功能。 死因登记报告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用户:统计分析、质量分析、监测点维护等功能。 * 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规范 2008年10月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2004] 93号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 《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 一、相关文件 二、工作现状 2005~2008年报告医疗机构数 29 43 44 44 1196 1782 3269 2248 漏报严重 及时性差(报告、审核) 死因编码错误率高 三、工作流程 疾病和有关 健康问题的 国际统计分类 第十次修订本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ICD-lO 诊治医生 网络报告人员 病案编码 人员 区CDC 四、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一般项目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其他项目 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 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 《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7天内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 五、用户与权限管理 用户申请程序 填写《死因监测信息系统用户申请表》 分管领导签字批准 向系统管理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将角色授予用户 建立用户帐号 为角色配置权限 将角色授予用户 系统中已经创建好默认的各级死因登记报告角色,系统管理员直接将相关角色授予用户即可。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