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黑格尔的七个比喻见孙正聿哲学通论P11—20.PPT

黑格尔的七个比喻见孙正聿哲学通论P11—20.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格尔的七个比喻见孙正聿哲学通论P11—20

黑格尔的七个比喻 见孙正聿《哲学通论》P11—20 黑格尔 (1770-1831)德国著名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逻辑学》等。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 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 都装饰得富丽堂皇,里面却没有 至圣的神一样。” 庙里的神 “全部的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 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 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 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 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 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 个”。 厮杀的战场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 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的,当结果的时候,花 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 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 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 ,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 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 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 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 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 花蕾、花朵和果实 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黄昏时起飞的猫 头鹰。“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 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 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起 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 “反思”的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密涅瓦的猫头鹰 “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也是哲学的真正的基础。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活动的余地。” 哲学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排除“空疏浅薄的意见”,这就是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的深层含义。 列宁在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一书 时,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其中就 引证了黑格尔关于“消化与生理学”的 比喻。列宁这样写道:黑格尔“关于 逻辑学说得很妙,这是一种‘偏见’, 似乎它是‘教人思维’的(犹如生理 学是‘教人消化’的)”。 “消化与生理学” 黑格尔认为,同一句格言,在一个 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 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 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 不同的。 “同一句格言” 《采桑子》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就像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 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 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透进它们 的头脑” 。 “动物听音乐”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