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9年3期 破茧化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3期 破茧化蝶

2009年3期 破茧化蝶——河南省新乡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河南省新乡市辖12县(市、区),122个乡镇,3571个行政村,总人口56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万。从2006年开始,该市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加快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逐步实现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四个城镇化”。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摸索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批批迈向城镇化的新农村在涌现,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状态令人鼓舞,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破茧化蝶”般的成效。据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新村统计,仅一年多时间里,就接待了全国各地320多批,2万多名参观考察人员。 一、培植发展新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新乡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夯实农业基础,壮大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着力建设产业集聚区。该市从2002 年开始,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了30个产业集聚区,覆盖辐射了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1/3以上的行政村、100多万农村人口。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能促进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 走进长垣县的起重装备产业集聚区,10纵16横的道路网,到处林立的起重吊架,生机勃勃。该区共聚集起重机整机企业103家,年产20万台起重机、160万台(套)起重机配件,中小型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该市已经形成起重、制冷、纺织、电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振动机械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市区为中心的制冷产业集群、长垣县的起重和医用卫材产业集群、新乡县的振动机械产业集群等,已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行业地位,新乡县大型智能化振动机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截止2008年,入驻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千万元以上企业和项目累计超过1200家(个),完成工业总产值逾750亿元,占据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七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6%。 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在延津县榆林乡榆东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窦玉峰手指新区规划蓝图说:“新区位于榆东产业集聚区核心地带,以前这里沙荒遍野,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由于产业集聚区带动,有效解决了到二、三产业就业问题,我们不仅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单元房,还可以到社区打工或从事商品零售业。”72岁的老人申法香就在家门口办起了小超市,“生意还不错,比光种那几亩地强多了。”他乐呵呵地说:“俺不是城里人,胜似城里人!” 该市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突出创业基地功能,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实现“就业不出门,务工不进城”。目前产业集聚区吸纳农民就业4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达6600人,创办企业5800余个,带动1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全市已经有150多万(1/2强)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将力争2/3的农村劳动力每年有2/3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城镇化。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38元,同比增长8%。农村人均消费支出3565元,同比增长18.5%。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41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2.8:1缩小至2008年2.5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6年的37.3%下降到2008年的33.8%。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随着大量农民在二、三产业的较稳定就业和市场理念的增强,该市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目前全市登记流转土地20万余亩,其中转包、租赁面积占流转面积近90%。在长垣县近20000亩的宏力红提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有一户农民,他家5口人,共转租土地4.5亩,每年租金收入3600元左右,有3个人在宏力葡萄园打工,年工资约2.5万元,每年总收入约2.9万元,家庭收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71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22家,带动农户36.3万户,占农户总数34%,带动农民增收5.6亿元,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走在河南省前列。2008年该市粮食总产突破74亿斤,连续五年丰收、三年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总产达44.4亿斤,同比增长1.6%。 二、建设城镇化社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质变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出现新一轮建房热。面对农民的建房需求和城镇化生活需求,新乡市通过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促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摆脱过去那种“有新房无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