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开发
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开发
摘 要:明末清初持续40年的战乱,使南北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清代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加上商丘有利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清朝前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的荒地开垦为耕地,人口增加,农产品开始商业化。但由于大面积的土地被开垦,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96-01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豫、鲁、苏、皖四省的交汇,中州的东部门户。它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清代前期的农业开发,使商丘形成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对清代前期即顺治到乾隆统治时期商丘本区农业开发做以简要概述。
一、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开发农业开发的状况
(一)商丘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发展使该区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由于清政府采取了奖励垦荒、治河、整顿赋税等各项恢复与发展农业的措施。再加上农作物新品种的增加,在永城是大豆小麦产区,在宁陵、睢州、民权是花生产区,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在明代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全国进行人口普查,第一次公布明初全国有户一千零六十五万四千余,在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在册人数达一亿四千三百四十一万有余,这是我国人口统计史上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的数字。在商丘到清康熙四十年(1705年),商县耕地人口六万有余。像永城县,在明洪武年间,全县在册人口一千余户,到清顺治在册两万余丁,康熙年间在册近四万余丁。
(二)耕地面积扩大
商丘土地辽阔,可开发的土地很多。清康熙四十年(1705年),全县耕地54.4万亩,人口6.24万,人均耕地8.72亩。归德府境,“民卫原额地一万两千五十五公顷三十八亩三分有奇,除荒地一千一百二十八倾五十亩七分六厘,又于乾隆元年经抚院富公具题豁除临河南压柳占地三顷二十二亩九分二厘,实在清丈自首出退滩熟地八百七十六顷一亩四分四厘零。又经经雍正十二年,十三年垦复额外夹荒、老荒八顷四亩五分四厘有奇,现在行粮熟地一万一千八百??十顷八十五亩三分六厘五豪有奇。”永城境内,康熙年间开垦荒地四十三万亩,占原额地的23.94%,到雍正年间全县额地一百八十七万亩,内有公田十万亩,门军籽粒田九百一十七亩。这是归德府境内历史所未有的。
二、清朝前期商丘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产品的商品化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增加,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商品粮食,而且也为手工业部门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原料。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 明中叶,农业部门的商品化生产,是从广大劳动人民最需要的棉花种植开始的,河南省是一个重要的产棉区,乾隆初年,河南巡抚尹会说:“棉花产自豫省,而商贩贩于江南”。 明清间,邢台与德州、石家庄、邯郸、商丘等棉区连成一片,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棉区。清朝一诗人曾这样描写:“秋村棉絮落纷纷,入市千堆映日曛,白比峨嵋山后雪,多于宏景岭头云。”此外,烟叶也是一个非常繁荣的部门,烟叶又名“淡巴菰”、“但不归”,产自外国,明中叶传入我国。清代前期,由于吸食者日众,种植面积不断加大,几乎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 的说法,可见烟叶在清朝的种植繁多。商丘的睢州是当时生产烟叶的重要地区。另外明清时期,插花地遍及河南八府州县,在明朝虞城、宁陵、考城、睢州的侨民垦地分别高达该县总耕地的19.4%,21.4%,27.6%和34.5%,到清代仍然延续下去。
(二)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是清初商丘地区农业的发展也破坏了本区的生态环境,加重了本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顺治七年(1650年),五月初三,大风雷雨雹,?县城至?桥二麦俱尽。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六月,归德府境内大雨四十余日,平地成河,禾苗房舍尽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夏秋,睢州等地连降大雨60余日平地水波汹涌,水逼睢州城,百姓悲号,知州马士英等至水前,下令携土者奖以金钱,城幸免淹没。随人口递增,陷入广种薄收,越垦越穷恶性循环的境地,最终导致了本区近代农业经济的衰落。以上情况说明清代前期的滥垦是造成本区近代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考察分析,不难发现清代前期商丘地区的农业,农业有经济的较大发展,但是发展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产生了破坏。是不是经济开发一定要破坏环境、生态平衡?经济的增长是否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恩格斯曾经深刻地阐述过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施工资料专项计划.doc VIP
- 专题01 语法选择10篇-2023中考英语逆袭冲刺名校模拟真题特快专递(广东专用).docx VIP
-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VIP
- 火灾的基本知识火灾的基本知识.pptx VIP
- 西门子变频器V20说明书SINAMICS-V20.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全套.pptx VIP
- Unit5 Animals Lesson 1 课件2025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设计.docx VIP
- 主轴轴承安装.pdf VIP
- [黑龙江]铁路工程路基土石方及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