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钱钟书《围城》中幽默讽刺艺术.docVIP

浅谈钱钟书《围城》中幽默讽刺艺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钱钟书《围城》中幽默讽刺艺术

浅谈钱钟书《围城》中幽默讽刺艺术   摘 要:《围城》是一部以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在《围城》中,众多人物的出场常用漫画式的笔法来勾勒,加之深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语言独具特色,讽刺中充满丰富、形象、生动、令人叫绝的精辟比喻;作者还大量运用典故,从中外文化、文学中汲取营养,神形毕肖地描绘出在东西方文明夹击下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态,也写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顿之间的深刻矛盾。本文着力从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两方面对《围城》中的幽默讽刺艺术分别进行探讨,了解钱钟书先生运用幽默讽刺艺术的高超才华。   关键词:《围城》;幽默讽刺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6-02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自面世以来,至今已有英、法、德、日、俄、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被誉为新的《儒林外史》。“作者以留法回国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写以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围城》视人生为一座“围困城堡”,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明夹击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态,也写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顿之间的深刻矛盾。《围城》里面的栩栩如生的众生形象以及妙趣横生的幽默讽刺的语言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小说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人物形象塑造    (一)漫画式的笔法    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的描写。可以说,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唐晓芙例外)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进行了一番漫画式笔法的描绘,他以锋利的笔法高超地概括出一幅幅神情毕肖的漫画形象,使人未见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第七章开头对汪处厚的肖像描写:“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看到这段惟妙惟肖的肖像刻画,一幅活灵活现的漫画就形象地浮现在读者脑中了。作者在描绘这位汪大人可笑的容貌时,对他的历史、思想、心理也一并作了讽刺,使他一亮相,就给人滑稽、迂腐的印象。    书中韩学愈的太太是个外国人,写方鸿渐初见韩太太:“韩太太虽然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而举止活泼得通了电似的。”又如方鸿渐在苏文纨家见到沈太太,对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全面地去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征,用漫画笔法,带有一点夸张式的勾勒。写韩太太的长相,人们常说面容之丑无法形容,可作者就能将之形容出来。写沈太太,作者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尽管在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在这时还是和读者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可笑的外表,一下子就深深地刻印到人们的心里。像这样的例子,在《围城》中随处可见。每一个人物,在钱钟书的笔下都化作一幅幅讽刺性极强的漫画,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中品尝到漫画式的幽默。    (二)入骨的心理刻画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对于一位讽刺幽默作家来说:“一切琐庸的、可怜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围城》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作者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细腻的观察和分析,并进行了深层次的艺术挖掘。如对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的刻画,十分传神而深刻:范懿这位“女生指导”僻处山谷,年华老去,无人问津,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她喜欢打听消息,搬弄是非,对女性的同事总要在背后攻击几句,决不能轻易放过。听说汪太太给她做媒,求之不得,但又故弄玄虚,强自矜持,经过一番自我克制,还掩盖不了胸中的那点猴急的心情。汪处厚夫妇请吃饭,她五点钟才过就到汪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