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观念产生发展及其在民间泛化.docVIP

祥瑞观念产生发展及其在民间泛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祥瑞观念产生发展及其在民间泛化

祥瑞观念产生发展及其在民间泛化    [摘要]祥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祥瑞意识发端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意识,两汉时期,祥瑞思想系统化并成为一种理论体系,魏晋以后的隋唐时期,祥瑞观念不但作用于当时的政治,而且反过来作用于民间信仰。    [关键词]祥瑞观念;传统文化;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036-02       祥瑞观念是人类面对自然的强大而无能为力的产物,从产生那天起就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汉代以后的政权在大一统专制权力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更加强化了专制趋向,而祥瑞观念借助了天命的力量,对专制的国家机器合法化、权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充当了统治者压制和愚弄百姓的工具。惟君主之命是从的官僚群体以及唯唯诺诺的顺民为封建专制政权减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也大大限制了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一、祥瑞的定义    祥瑞即吉祥符瑞,又称“瑞应”、“符瑞”、“嘉瑞”、“祯祥”等,是国祚兴盛、天下太平的征兆。如《白虎通义?封禅篇》记载:“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旧唐书》记载:“身外而来谓之祥。”祥瑞是嘉瑞,是美好的事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凰来仪、麒麟游郊、甘露降、芝草生、醴泉出等,皆为祥瑞之兆。《唐六典》将祥瑞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归纳,认为祥瑞分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书?百官志》里祥瑞的物种数目清单一目了然:“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可知唐代祥瑞名目已经发展为134种。它们实质是因为有奇异的特征而被古人涂上了一层浓厚的祥瑞色彩,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思想观念的承载体。       二、祥瑞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    早在商周时期,祥瑞就进入政治视野,确切地说它应发端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意识。由于祥瑞可借助一定意识来实现对人间政治善恶的评价以???社会兴衰存亡的变化,至春秋末期社会制度大转变?阶级关系新变动时期,祥瑞被孔子纳入儒学中。追求美好幸福、期望祥瑞平安的祥瑞意识产生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祥瑞是一种预兆和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和企盼,它和灾异是一对孪生姊妹,始终伴随着人类行进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国家产生以后,依据自然现象预测吉凶的思想逐渐被赋予了天和神道的色彩。两汉时期,祥瑞灾异思想得以系统化,逐渐发展成为一套预测国家兴衰的、完整的国家政治哲学。西汉著名的儒学家董仲舒为这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他对祥瑞灾异思想做了系统的总结,并将祥瑞灾异思想纳入“天人感应”观念中,认为祥瑞是“受命之符”,而“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灾异出现的根本原因,源于国家失政?君主失德。董仲舒的祥瑞灾异学说为君主的统治权威找到了理论依据,也通过灾异的方式对君主的失政和不德加以谴告和制约。董仲舒是使天人关系神秘化、阴阳五行道德化的主要人物,也是对祥瑞进行全面政治文化诠释的人物。后人在董仲舒思想的基础之上对祥瑞灾异现象进行认识和解释,对其思想加以继承?发展。    魏晋以后,符命谶纬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被佛教、道教所消化吸收,依托于宗教形式而存在;一是在民间信仰中继续扩散?传播。       三、祥瑞观念在民间的泛化    (一)民间神灵崇拜    对于山川湖海、日月星辰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神化和崇拜,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民间,也曾作为祥瑞的天象征兆得到统治者的承认和利用。唐朝皇帝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将其推进一步,将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五岳之神,四渎封为公,四海封为王,它们都被授予越来越高的人间爵位。相应地,风伯、雨师由原来只享受“小祀”,于天宝四年(745)改为 “中祀”,雷神也受到同等待遇。风雨雷电被神化、崇拜,是“济时育物”的结果,亦为祥瑞崇拜泛化的表现。如果说名山巨岳?风雨雷电是官民共同祭祀大神的话,那么社神?城隍神等则是民间神灵崇拜的主体。    土地之神,又称社神、后土之神,与谷神合称为后稷之神。唐代祭祀社稷是在仲春、仲秋各一次,由皇帝主持的朝廷级典礼,也有刺史、县令主持的州、县级仪式,还有各地方由社正主持的乡里级活动。社祭是乡里间一年中的大事,春社向土地神卜稼,祈求五谷丰登;秋社向土地神报功,酬谢护佑。    城隍神常常被视为一方水土灾祸或福祉的主宰。唐代对城隍神的崇拜更为兴盛,几乎是每个城市供奉的保护神。人们祈晴祈雨或禳除灾害时,必定祭祀城隍。更为深入百姓家户的神灵,如门神?灶神?厕神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