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级别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灿烂人生.docVIP

“中国最高级别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灿烂人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最高级别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灿烂人生

“中国最高级别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灿烂人生      2006年11月,退休后回到四川仪陇农村当农民的唐克碧,登上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的领奖台。这个在同事们的视野内消失了4年之久的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原部长,用这种方式,给了同事们全新的记忆。在北京全国总工会老干部局会议室,和记者谈起她的人生改变,唐克碧自己也是感慨万千。   退休,是晚年人生新的开始,一向闲不住的唐克碧也总想在退休之后做点什么,但是,无论怎样“老妇聊发少年狂”,她都没有想过会回到数十年前的人生起点,从零开始,去做一个农民,所以,获得“中国最高级别的女农民”称号,并不在唐克碧的计划之内。      家乡仍然太穷:女部长萌生念头当农民      唐克碧的家乡在四川仪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消化道也不好的她,在工作岗位上很少有时间回家,退休后决定回家乡去看一看。仪陇??赛金镇有她的一个亲戚,她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就回到了几近陌生的乡下。然而,这一“省亲”,看到了许多让她为之心动的场面:羊肠小道上,她看见一位患重病的农民死在抢救的途中,亲人们伤心的哭声撕裂着她的心。让这个农民离开人世的原因,除了他的病,还有家乡崎岖不平、无法通车的山路。乡民们无论得了什么重病,都要用一副竹子绑成的担架,由乡亲们抬出山里;在老家住了两个月,这样让她伤怀的事儿不是一桩两桩,不久,一个孕妇也因难产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更让她震惊的是,住在山里的一户农民,家里老人去世了,因为没有像样的路,连棺木都抬不出去,乡亲们只得用锄头、铲子重新开辟一条简易的路……身上流着农民的血的唐克碧听到这样令人辛酸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流下泪水。要是通了公路,要是有车,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唐克碧还发现,这里的村民非常穷,村里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他们大多数儿女外出务工,没人照管他们,有的老人还得养着孙子孙女。不少老人在集日时走着崎岖的山路提着鸡蛋去集上卖,换点油盐钱。   本来图这里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想让身体放松一下、好好调养一下自己的唐克碧,好多个晚上夜不能寐,她翻来覆去地思考着村民的困难和村里的问题,渐渐地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让她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决定:不回北京的家里颐养晚年了,也不去浏览名山大川,到国内国外旅游了,而是再回到这里来,为乡亲们做点事。好好修一条连通外界的乡村公路,再建一个养老院!      仪陇老乡朱德:曾经嘱咐她要多为乡亲们办实事      唐克碧和开国元勋朱德是仪陇老乡。当年32岁的唐克碧被选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人大常委,朱德委员长在听会议发言的时候,听说她是仪陇老乡,就请她去家里吃饭。已经过去了30余年,可是,那天在朱德委员长家吃饭的场景她却一直难忘。   唐克碧回忆说,那天,朱德委员长用大土碗盛了一大碗稀饭,就着四川泡菜和咸菜,吸溜吸溜地喝得挺香,主食是一个烤白薯。唐克碧深情地说,那时,朱德委员长年事已高,端大土碗有些费力,喝到最后,碗里有几个米粒,他高举着碗,使劲儿地往嘴里扒,说不能浪费粮食啊。饭后,朱德委员长把她留下和她聊天,对她说:“你是农民的女儿,很有出息,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省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并叮嘱她说:“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一定要深入实际,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要多下去走走,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朱德委员长又说:“1960年,我回了一次仪陇,当时家乡很穷。你现在在省上工作,心中要有老百姓,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要多关心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早一点过上好日子。”1976年,唐克碧趁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机会,又一次来到朱德委员长家,探望朱德委员长。见到唐克碧,朱德委员长再次叮嘱她:“你在省里工作,一定要关心家乡的父老。”   和记者说到这里,唐克碧略带自责地说,那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变动很大,从地方回到石油系统,再调到北京,一直在忙工作,很少回家乡去。那次回到仪陇,朱德委员长的话,又重新在我耳边响起,让我坐卧不宁。家乡太穷了,我应该回到家乡去,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集筹数百万:建乡村公路,修养老院      3个月后,唐克碧从四川仪陇回到北京的家里,向家人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回仪陇,去度过我的余生。她对家里人说:“住在城里当然舒服,可是村里的农民还过得很苦,现在中央提倡建设新农村,我得回去帮助他们。”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的老伴儿首先反对:你以前一直忙,我好不容易盼到你退休,想让你在家陪陪我,再和你一起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回乡下,我怎么办?   孩子们也都反对她的决定。唐克碧向家人讲了自己在仪陇的所见所闻,讲了自己回家乡要为乡民们做点实事的想法,慢慢地,老伴儿和家人都理解了她。为了见面方便,老伴儿也和她一起离开北京,搬到了成都的一个孩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