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救命馒头”背后生死真情
“救命馒头”背后生死真情
救命馒头背后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30年前说起――
1979年9月,辽宁籍战士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3月1日,陈俊贵被从一班调整到四班。班长郑林书是湖北人,说话总爱带把儿,陈俊贵并不大喜欢他。
刚到四班没几天,陈俊贵接连做了两件错事:第一次因为紧急集合,他把没吃完的半个馒头扔到了泔水桶里,被上级检查卫生时发现,追查责任时,班长把这事主动揽了过去,让陈俊贵感动万分。第二次,班长开会回来,被出帐篷倒洗脚水的陈俊贵兜头泼了一身,别的老兵指责陈俊贵太冒失,班长却摆摆手说,没事儿,没事儿,以后注意些就是了。郑林书兄长似的宽容、大度,让陈俊贵心里热热的。自此,他对班长敬重有加。
1980年4月初,天山下了场大雪,把道路全部掩埋了,为了保证山上战士的粮食供给,必须用推土机把山路上的积雪推开。可当时通讯电缆被大雪压断了,部队决定抽出4个人,负责上山传送派遣推土机下山的消息,陈俊贵被班长选中一起前往执行任务。
4月6日下午两点,班长郑林书、罗强、陈卫星、陈俊贵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小分队,他们带着炊事班仅剩的20个馒头,背上一支步枪及38发子弹上路了。
开始,陈俊贵一行沿着刚修好的公路走,路上的积雪只有半尺深,走起来不是很吃力。可天快黑的时候,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到处白茫茫的,连路基在哪儿都看不到,他们只好顺着电线杆子走。很快,地上的积雪没过了大腿,走起来非常艰难,许多地方他们都是爬过去的。他们在雪地里爬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早上,陈俊贵和战友爬到一处山坡上,看看路标,这里距离目的地还有8公里,可这时大家都已疲劳到了极限,都虚弱地倒在了雪地上。这时,班长用颤抖的手拿出了最后一个馒头。这个馒头意味着生死存亡,谁吃下去,谁就有可能活到最后。
郑林书看着大家,举着那个馒头严肃地说:“我们剩下这最后一个馒头了,我和罗强同志8天前刚被批准为预备党员,陈卫星是老兵,我建议最后一个馒头让新兵陈俊贵同志吃。”罗强第一个响应说,我没意见。陈卫星迟疑了一下说,我服从班长的决定。
陈俊贵摇着头说,我???能一个人吃,要吃大家一起分着吃!班长表情严肃地说,就一个馒头,大家分着吃,对谁都没有作用,就这么决定了,陈俊贵,我命令你把馒头吃下去!陈俊贵眼含热泪吃完了这最后一个馒头,而此时,班长3人正在一边挖雪充饥。
4人继续往前爬,走到中午的时候,班长突然倒下了。罗强让陈俊贵守护班长,他和陈卫星去找点柴禾给班长取暖。陈俊贵紧紧地抱住班长,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取暖。过了一会儿,班长缓缓睁开眼睛,气息微弱地说:“告诉罗强,你们要,要继续往前,前,走,一定要完,完,成任务!如果你,你能活着回,回去,帮我看看我,我的父母,我很想,想,他们!”说完,无论陈俊贵如何摇晃,班长再也没睁开眼睛。
罗强、陈卫星回来后,看到死去的班长,十分悲痛,他们鸣枪为班长送行。此后,3人继续前行,没过多久,罗强也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罗强牺牲后,陈卫星很快也昏了过去,陈俊贵咬牙拖着陈卫星往前走,走着,走着,他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一位哈萨克老牧民路过此地,发现了昏迷的陈俊贵二人,把他们救醒后,又帮助他们完成了这次艰难的任务。
良心负疚下携妻儿重返天山
在这次任务中,陈卫星左脚趾头全被冻掉了,被评为甲级残废,后来退伍回了广东老家。而陈俊贵右腿上的大腿肌肉被冻死,在医院住了3年,被评为乙级残废,1984年年底复员回了辽宁老家。
离开新疆,看望班长的父母成了陈俊贵最大的愿望。然而,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班长牺牲时,他和班长仅仅相处了38天,只知道班长是湖北人,具体哪个县他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班长的父母呢?原以为可以回部队找,可当陈俊贵再次回到新疆时,部队已经不在天山了,具体搬到哪儿,他也打听不到,关于班长家庭住址的最后一丝线索断了。
而这时,陈俊贵在老家县城已有了一份电影放映员的工作,又找了位贤淑的姑娘做妻子。妻子叫孙丽琴,当时在县征稽站收养路费。两人结婚时,民政局分给他们一套房子。一年后,日子过得舒适安逸的陈俊贵又添了个大胖小子。
1985年10月,陈俊贵第一次放映故事片《天山行》,内容就是反映当年陈俊贵所在部队修筑独库公路时的英雄事迹,看到熟悉的天山景象,陈俊贵一下子激动起来。
那天晚上,陈俊贵回到家里,从不抽烟的他一支接一支地抽个没完,妻子看他神情有些异样,忙问他怎么了?陈俊贵说,今天放的影片《天山行》,讲的就是我们部队当年修路的事情,我又想我们班长了,要不是他把那个救命馒头让我吃掉,我可能正在天山脚下的墓地里躺着呢!我回来一年多了,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却把班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