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部】金像奖夜与雾.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部】金像奖夜与雾

【上部】金像奖夜与雾   我们只是用了区区30个版,但将之浓缩成此时的图片与文字,相信你已经看到了情怀和情意。上部“老港三十年正传”细说香港金像奖30年风雨,但这里不是简单的梳理,而是用当事人、亲历者来述说金像奖事到如今的种种病症,这当然不是在贬低它的价值,而是跟大家一样,我们希望它更完美。   香港金像奖迈进而立之年,对于人类来说,这该是成熟之日,但对于此时的香港本土电影来说,却是充满无数困境的时日。有人说,困境应是挑战与希望并存,这是句屁话,因为面对融合和大举北上之后,港片之港味将无法再见。你所说的香港电影或香港金像奖到时再如何昌盛,都已不再是我们曾念叨的那个了。倘若味道不再,还继续与之缠绵则无必要。所说的这一切,离不开林家栋先生口中的那个“香港精神”四个字。      金像奖胜在真情流露 嘉玲姐发哥无人可替   叶念琛(香港影评人、编剧、导演)      喜欢今年的金像奖,喜欢她的真情流露。   今届的金像奖颁奖典礼虽然有点超时,差不多四小时的过程,台上的颁奖嘉宾和得奖者都太畅所欲言又得意忘形,但这才像一年一度的派对,而不是拘谨、保守、循规蹈矩的一场闷骚。   所以,香港金像奖显得与别不同。她每年总会有一个鲜明独立的主题,但表达手法不拘一格,没有正襟危坐要说大道理,最重要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电影工作者欢聚一堂守望相助。香港电影其中一个特色就是顽皮反斗,天马行空。香港电影人可爱之处亦是童心烂漫,他们都爱做梦,电影正好也是一场梦,香港电影好看精彩,因为你会看见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孩子孜孜不倦在织梦。   难忘的画面实在太多太多。提名六次,终凭《狄仁杰》一圆影后梦的嘉玲姐,仪态万千地站在台上忽然大笑一声,她幽默地说习惯输了太多次的感觉,忽然赢了感觉原来很开心。嘉玲姐的可爱,是她偶尔流露出的一份少女味,喜怒发诸内心,不造作不掩饰的从容,人生已是天外有天的境界了。她封后不是靠同情分,而是让人拜服的好演技和无人可轻易取代的江湖阅历。    另一妙趣横生的时刻,当然是久违了的发哥,难得听到他说广东???,那份亲切熟络的感觉油然而生。发哥的大明星魅力在于他从容不迫又谈笑风生。发哥跟另一个颁奖嘉宾希云叔在台上闲话家常又仿如一场精彩绝轮的栋笃笑。他向台下谢霆锋一番劝勉打气,又体现了他对后辈的提携和鼓励。发哥啊发哥,真期盼你多点留在香港拍电影,香港电影没有你,总是有点若有所失。   颁奖礼上看见了一群大孩子的笑脸,但有一个人不知不觉却长大了。那人就是谢霆锋,昔日的反叛少年,这几年成家立室,开枝散叶,有了自己的生意。拿过最佳新演员,最佳男配角,现在又成了出炉影帝。霆锋在台上为昔日年少气盛而向父亲道歉的一番真情表白,相信会是金像奖最难忘的画面。正如发哥在台上所说,未来的香港电影,就是由霆锋这一代的接班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金像奖三十而立了,这是一个有承担有抱负的年纪。未来充满挑战,三十岁的男子汉,无惧风雨,成功时不卑不亢,失败了再接再厉,未来的金像奖依然令人期待。      任凭三十载变幻 港片当自强不变   列孚(香港影评人,曾任金像奖评委)      一切从简陋开始   香港电影金像奖诞生于香港电影“黄金十年”前夕―1982年。30年风雨兼程,香港电影一直没有停步。当年这个只有五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的金像奖是由一本同仁杂志《电影双周刊》创办。当时,香港有电影杂志《南国电影》、《嘉禾电影》、《香港影画》等,可见当时香港电影的蓬勃。前两者分别为邵氏、嘉禾官方刊物,而其余除《中外影画》外均为商业电影刊物。《电影双周刊》则是在1970年代末香港电影新浪潮所催生出来的电影杂志,作者无稿费、有的编辑甚至无薪酬,内容无彩页,制作相当简陋。就是这样一本电影杂志,出于香港作为“东方好莱坞”而竟无一个纯电影奖项而为弥补这一缺憾,于是草草创办了这个仿奥斯卡名称的金像奖。时至今日,一座身缠胶卷欲要飞腾的女神奖座,已成为香港电影至高无上的奖项。   由于金像奖开始之时不设任何政治限制,只要是香港本地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其作品均可参选。当时不被视作香港电影主流的左派的凤凰公司凭方育平《父子情》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引起港英当局注意。如是,作为用纳税人的钱所办的公立电台,便不宜再做金像奖的合作方。香港电台只与《电影双周刊》合作了一届后就告退出。   没有了“米饭班主”,穷得叮当响的金像奖进入第二届时,也顾不了传媒同行不成文的规则,找来《星岛日报》合办。所谓不成文规则,即是由同质传媒所办的活动,其他同质传媒就没有义务也不会为你报道该项活动,要不就是间接地为竞争对手进行宣传推广了。这为同行所顾忌。香港没有一本电影杂志对同为电影杂志所办的该奖作任何反应。   《星岛日报》作为合作方接连举办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