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贝类神经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docVIP

一起贝类神经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贝类神经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一起贝类神经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2 - 113 -02      X年5月23日凌晨0时40分,道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夜间值班人员接到哈市第四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哈市四院门诊急诊科5月22日晚20时40分收治4人,初步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我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织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小分赴现场进行核实诊断。结果为食物中毒所致,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件经过5月22日下午18时40分左右,A及家人、朋友共5人在XX自助餐厅吃晚餐。据患者自述,20时左右晚餐刚结束时,其中三人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随即到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进行就诊,在此期间又有一人也开始发病。我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对就诊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了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中患者家属反映,因其中有一人B不愿吃海产品,所以5人共同吃了一些涮羊肉和熟食品等。B于19时10分因有事离去,其余4人继续用餐,并开始涮海产品小仁鲜、海螺、毛蚶。经家属联系B得知,其并没有发病。据患者自述,自晚餐开始至结束离开,自助餐厅内没有其他客人光临进餐。   1.2 可疑餐次及可疑食品调查中发现4名患者5月21日三餐和5月22日早餐均分别在各自家中、单位或其他场所进餐,未出现异常反应。唯一共同点为5月22日晚餐在自助餐厅进餐,因此,可疑餐次为5月22日晚餐。该晚餐菜谱为:红肠、松花肠、小肚、鸭脯肉、鹌鹑蛋、午餐肉、涮羊肉、涮蘑菇、海产品小仁鲜、海螺、毛蚶,酒水为:啤酒饮料等。可疑食品怀疑为海产品。   1.3 潜伏期被调查的4名就诊病人中首例病人自述于5月22日晚20时发病,最后发病病人自述于5月22日晚21时发病,潜伏期为50分钟至1小时50分。   1.4 临床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口角麻木、四肢麻木、心悸、胸闷、无腹泻,二人出现腹痛,其中一人还伴有面色潮红的症状,两人体温分别为37.2℃、37.8℃,其他二人体温正常。   1.5 医疗机构诊断及治疗哈市第四医院根据就餐病人自述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疑似食物中毒,对其采用奥美拉唑、维生素C、氟罗沙星、生理盐水及糖等药品进行??炎补液治疗。用药后胸闷、气短、呕吐等症状减轻。   2 卫生学调查   23日凌晨2时、上午10时、下午14时,我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对自助餐厅进行了三次检查,由于餐厅关门停业,无法找到餐厅工作人员,因此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卫生学调查。   3 样品采集情况   5月23日在哈四院急诊室现场采集患者肛拭标本三份,呕吐物一份,两人王血液样本各一份、患者从自助餐带出的剩余海螺一份。   4 检验室检验结果   4.1 5月24日,根据GB15193.3-1994国标方法进行毒物快速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毒物快速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急性毒性试验    呕吐物 阴性    海螺 阳性   4.2 5月25日,根据GB17012-97.GB16002-95.GB16001-95.GB15984-95国标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见表2。   表2病原菌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病原菌    肛拭3份 未检出    血液2份 未检出    呕吐物1份 未检出   4.3 对于剩余食品海螺和患者呕吐物,5月23日,经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进行食品快速检验,呕吐物及剩余食物中,砷、汞、敌鼠钠均为阴性。   5 讨论与分析   5.1 发病患者均在自助餐厅就餐,有共同的就餐史。食用者发病,未食用者不发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症状基本一致,发病潜伏期短(一小时以内),时间集中,符合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5.2 实验室检测,剩余食品海螺经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阳性。   5.3 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贝类神经毒素中毒的特点。   5.4 食物中毒的诊断,通过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中毒潜伏期的计算,可以确定本次事件为一起贝类神经毒素中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5.5 预防贝类中毒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而引起的,这些藻类(在大多数病例中为腰鞭毛虫,可引起赤潮)是贝类的食物。这些毒素在贝类中蓄积,有时被代谢。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1]。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为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酒楼饭馆预防性卫生监督,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采样进行显微镜检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