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中应用.doc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中应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中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应用治未病思想,对健康未病及具有胃癌前变化的这两类胃癌高危人群,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求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关键词:胃癌高危人群;治未病;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591-02      Application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s in TCM to the Interposition of   High Risk Group of Gastric Cancer      WANG Jie-ho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ought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s,this paper,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adopted different interposition measures on the healthy group and high risk group of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high risk group of gastric cancer,prevention of diseases, interventio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0-10-04   基金项目:咸阳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XK0817-4(6));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中标课题项目(2009-lc22)   作者简介:王捷虹(1968-),女,河北沧州人,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胃癌前病变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未病思想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治未病”一词首见于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内经》中。《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则提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治未病思想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强调“防患于未然”。它包括了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与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目前,中医治未病思想已在预防、治疗疾病中贯穿实施,其在肿瘤防治中表现出独到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笔者谨以中医治未???思想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中的应用做一阐述,以飧同仁。   1 健康未病的胃癌高危人群――重养生健脾胃   健康未病胃癌高危人群,此类人群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包括有胃癌家族史者或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者及少部分健康人。早在《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胃癌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胃癌的发生的内因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正气涵盖了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胃癌的发生的外因是指致癌因素(邪气),包括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包括长期食用含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羟化合物的食物、熏制食品、高盐饮食)、不良的自然社会环境、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正虚邪实是胃癌发生的病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障碍,使病理产物不能排出,可产生瘀血、热毒、湿浊等病理产物,蕴结体内而发胃癌。因此,健康未病的胃癌高危人群需重养生,固正气,健脾胃。《素问?玉机真臧论》篇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发病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这一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正如《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及脾胃大家李东垣所强调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针对脾胃病的防治及胃癌的预防,主要是要注意饮食调养和情志调摄。饮食有节,膳食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