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肺痨[要诀]
中医内科学 学习提纲 肺痨的定义是什么? 肺痨证候特征是什么? 肺痨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如何诊断肺痨? 肺痨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与辨脏腑阴阳,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肺痨治疗原则是什么? 肺痨分几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肺痨病应如何预防及调理 内容简介 前 言 。 2、阴虚火旺 主症:咳呛气急,痰少质粘,色白或黄,咳血反复发作,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渴,心烦,胸闷掣痛,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或绛,苔薄黄或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引赵蕺庵)合秦艽鳖甲散(《卫生宝监》)(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当归、炒芍药、甘草、桔梗、鳖甲、知母、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川贝母、乌梅) 加减:若咳嗽痰粘色黄者加山栀、紫珠草、大黄炭、茜草炭等凉血止血;若出血紫黯成块,伴胸痛可加三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以化瘀和络止血;盗汗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麻黄根以敛营止汗 。 其他疗法 (一)针灸疗法 体针穴位多选手太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阴虚多用针法,阳 虚多用灸法。常选尺泽、肺俞、膏肓俞、大椎、三阴交、太 溪等穴;若潮热者,加鱼际、劳宫、太溪;盗汗者加阴郄、 复溜;咯血者加中府、孔最、膈俞;音哑加太渊;若阳虚者 可选加脾俞、肾俞、关元、背部俞穴可用瘢痕灸法。 (二)穴位注射 选结核、中府、大椎、膏肓俞、曲池、足三里。采用维生素 B1注射液100 mg,或链霉素0.2g,每次选择2~3穴,轮流使 用。若大咯血者,可选止红穴(在前臂内 侧中线曲泽穴下4 寸),孔最,配合尺泽、曲泽。第一天选止红、尺泽;第2 天选孔最、曲泽交替使用,采用脑垂体后叶素0.2~0.4ml, 每日1~2次,交替取穴4天为一疗程。 其他疗法 (三)推拿、按摩 1.肺阴亏虚 揉按、点按肺俞、结核、百劳循背俞施搓运夹法, 同时点按心俞、膏肓。揉 拿手三阴法,点按内关,太渊等穴;再施梳胁开胸顺气法。 2.阴虚火旺 于背部轻推慢揉,点按肺俞、百劳。用双龙点肾法,梳胁开胸顺气法,揉拿 手三阴法,点按劳宫、鱼际、内关、神门,用提拿足三阴法,提拿足三阳法,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3.气阴耗伤 于背部施以揉按及搓运,再点按肺俞、脾俞、大椎、风门、结核穴。以梳胁开胸顺气法,点按太溪、三阴交;用揉拿手三阴法,同时点按百劳、列缺、手五里、间侠、鱼际、神门,再施推脾运胃法,点按中脘。注意肺咯血时不宜手法治疗 其他疗法 (四)外治法 用生膏将猫眼草、蟾蜍皮、木鳖子、独角莲、守宫、乳香、没药在香油中熬枯去渣,加黄丹收膏,待温加入麝香,摊在布上或纸上备用,用时将此膏用微火烤软。外敷至结核病灶在前胸后背体表相应部位上以及大椎、肺俞、膻中等穴,隔5天换药一次,二月为一疗程。本方有消肿散结拔毒散疡之功。适应于浸润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另外可用硫黄末7g、肉桂末、冰片各3g、鲜大蒜1只(约10g)。将大蒜捣碎与药末搅匀,敷于双侧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每隔24~48小时交换,一般3~4次,用于老年人肺结核阴阳两虚之咯血者,本方具有温阳壮肾引火归元之功。 (五)食疗方药 1.乌鸡肉100g,冬虫夏草9g,淮山药50g。共煮汤常食用。本方具有滋肺健脾,益肾之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肺结核潮热不退,身体消瘦等。 2.鳖肉250g,百部9g,地骨皮9g,生地24g,知母9g。水煎去药渣饮用,每日一剂。该方具有润肺滋阴清热之功,适用于老年肺结核阴虚者。 3.黄柏9g,百合4.5g,北沙参4.5g。加冰糖适量,水煎,常食之。具有润肺补肺之功,适用于结核肺阴亏虚者。 4.菠菜子150g,白及100g,百部500g。共研细末,拌蜜为丸,丸重9g。于每顿饭后服一丸。常服用该方,具有养血止血,清热润肺之功,适用于所有肺结核咯血者。 5.百合150g,糖适量。水煎服,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应于肺阴亏虚者。 3、问答题 患者宁某,南,47岁。1991年起患肺结核,1994年开始间断咯血。近3天来因大咯血于1997年6月20日入院。体检:体温36.8℃,血压13.3/9.3kPa。精神疲乏,气短体弱,面色苍白。X线诊断:浸润性肺结核。入院后40多天内反复喀血不止,先后有20次之多,每次血量不等,约100~300ml,血色鲜红,一次大喀血中发生过窒息,经过抢救脱险。曾输血3次,除中医治疗外,还应用过多种西药止血,但仍时止时发。8月6日在诊,症状如下;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性情急噪易怒,心烦失眠,舌淡苔少,脉细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及剂量、用法。 谢 谢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