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讲稿下2009-3
骨度折量定位法 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1等分=1寸,10寸=1尺。 不是市制的尺寸概念。 指寸定位法:中指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 二、刺灸方法 刺灸法包括针刺和艾灸,简称针灸,通过针刺或者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特殊药物煎法: 先煎:矿物质、贝壳类或剧毒药物,先煮30分钟。 后入:气味芳香类。 包煎:使药液浑浊、沉淀、焦糊或有细小种子、茸毛、粉末等。 另煎:贵重药物。 烊化:胶质粘性大和易溶的药物。 冲服:贵重、细料、量少和汁液药物。 泡服:挥发性强、易出味的药物。 二、中药给药规则 给药时间: 给药方法: 服药温度: 三、中药内服法与护理 1、温服 2、避风寒,禁冷敷 3、慎用解热镇痛药 4、饮食清淡,忌酸性、生冷食品 解表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空腹,得泻即止 2、单纯通便应睡前服用 3、注意排泄物性质观察 4、饮食配合 泻下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温里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注意保暖 2、温热饮食 3、阴虚津亏者慎用 清热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中病即止 2、饭后服,宜清凉饮食 3、脾胃虚寒及孕妇禁用 理气活血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多用丸散 2、虚证及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 3、忌生冷寒凉 1、饭前空腹 2、脾胃虚弱、食滞不化者慎用 3、外感期间不宜用 4、长期服用 5、忌油腻、辛辣、生冷及纤维素多而不易消化食品 补益类药的服法及护理 安神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睡前半小时服,保持环境安静 2、精神护理 3、饮食清淡平和 四、中药外用法与护理 膏药的用法和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药膏的用法和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熏洗疗法与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熨敷疗法与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掺药疗法与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吹药疗法与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鲜药捣敷疗法与护理 适用范围 操作及护理方法 第十一章 中医常用疗法及护理技术操作 第一节 针灸疗法 一、腧穴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的分类 经穴:十四经穴,归属于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上的 穴位,具有固定名称和具体位置。共309对+ 52个。主治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本经及相应 脏腑疾病。 奇穴:经外奇穴,固定名称和明确位置,主治单纯。 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无具体名称和 固定位置,以痛为输。 腧穴的作用 近治作用: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远治作用: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 特殊作用:腧穴主治作用的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天枢止泻及治疗便秘。 腧穴的定位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自然标志 固定标志: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体表组织器官轮廓、乳头、肚脐等自然标志。 活动标志:随活动而出现的凹陷、空隙、皱纹、尖端等。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概念:在病人患病期间,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病情分别给予环境的特殊安排和生活的护理照料,或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 目的:促进机体内外阴阳平衡,恢复和保养正气,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活起居护理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和病人的康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2、平衡阴阳 3、起居有常 4、劳逸适度 5、慎避外邪 6、形神共养 (一)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变化会引起人生理和病理变化(整体观念) 从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入手,制定出不同的护理养生方法,指导病人的养生和观察病情变化规律。 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飨泻;夏伤于暑,秋必垓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观察病情变化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二)平衡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护理疾病时应从平衡阴阳角度根据病人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变化情况去制定护理措施,进行生活起居护理。 (三)起居有常 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才能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