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科学性.docVIP

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科学性.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科学性

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科学性   [摘要]通过对《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下简称“国标头针”)同焦氏头针、朱氏头针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国标头针其实是在祖国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传统针灸与其他头针内容的杂合,这种杂合值得商榷。因为焦氏头针从理论上分析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沿袭焦氏头针大部分内容的国标头针是值得商榷的。   [主题词]头针;针刺疗法/方法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12-04   中图分类号:R 224.2   文献标识码:A      头针是一种利用针刺及其他物理方法刺激头部的穴点、线、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有多种头针方法应用于临床,主要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针、朱明清头针、汤颂延头针、林学俭头针、刘炳权八卦头针、日本山元敏胜新头针、国标头针(取穴以《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为根据的头针,笔者简称为“国标头针”)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头穴定位和功能主治上,笔者仅就此2点展开讨论,而对于头针的刺激方法、刺激量和刺激时间等方面的问题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上述头针中最为盛行的当属焦顺发发明的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区定位头穴的头针法,焦氏头针曾一度成为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内容。后来,由于新版针灸学教材编委的反对,在教材中废焦氏头针而改为现行国标头针。国标头针是在198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上制定并通过的。   现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介绍的头针法即属国标头针,其头穴是根据传统经穴理论来定位的口’。但其头穴的主治作用着实让人费解,也就是说,这些头穴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呢?额中线治疗神志病可以理解为督脉的主治作用;而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分别位于膀胱经、胆经上及胃经内侧0.5寸处,它们为什么分别能治疗上焦、中焦、下焦(肾)的病症,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同样,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等的主治作用从经络理论上也不好解释。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国标头针是在祖国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传统针灸杂合焦氏头针和朱氏头针而“发明”的。现把国标头针同焦氏头针和朱氏头针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 国标头针刺激线的定位和主治      (1)额旁1线(见图1)      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穴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   主治:胸部疾病和鼻病等。   (2)额旁2线(见图1)   定位: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穴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   主治:腹部疾病和眼病。   (3)额旁3线(见图1)   定位:在额旁2线的外侧,自足阳明胃经头维穴之内侧0.5寸处。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1寸。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萎、早泄、子宫脱垂和眼病等。   (4)顶颞前斜线(见图2)      定位:从顶中线的前神聪穴,沿皮刺向颞部的悬厘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由上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及面部的瘫痪。   (5)顶颞后斜线(见图2)   定位:从顶中线的百会穴,沿皮刺向颞部的曲鬓穴,贯穿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由上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及头面部感觉异常。   (6)枕上旁线(见图3)      定位: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和近视眼等病。   (7)枕下旁线(见图3)   定位: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玉枕穴向下,沿皮刺2寸。   主治:动作失衡等小脑病症。   (8)顶旁1线(见图4)   定位:在顶中线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自通天穴沿皮向后针刺1.5寸。   主治:腰腿的瘫痪、麻木和疼痛等病症。   (9)颞前线(见图4)   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   主治:头面颈病症,如瘫痪、麻木和疼痛等病症。   (10)颞后线(见图4)      定位:在颞部耳上角,属足少阳胆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刺向曲鬓穴。   主治:颈项病、耳病和眩晕等。2焦顺发头针穴位定位和主治   (1)胸腔区(见图5)   定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各引2 cm长直线。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   (2)胃区(见图5)   定位:瞳孔直上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 cm长直线。   主治: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胃痛、上腹部不适。   (3)生殖区(见图5)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