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iO2负载的Ru-Cu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以氧气为氧化剂的丙烯环氧化反映
摘要
摘要
本论文对Si02负载铜钉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以氧气为氧化剂的丙烯环氧
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钌铜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及稳定性,对
催化剂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多种手段表征催化剂并进行构效关联。论文还
对碱金属修饰的2wt%RuO=-5wt%CuO./Si02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研究。
Si02负载铜钌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相比于单金属
氧化物催化剂有较大的提高,在2wt%RuO:-5wt%CuOJSi02催化剂上,得到了
最大的环氧丙烷(PO)选择性(35.9%)。我们对该催化剂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在反
应进行25h的过程中,丙烯转化率和PO选择性均基本维持不变,该催化剂稳定
性很好。
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2wt%RuO=-5wt%CuO,,/Si02催化剂上反应活化能
与2wt%RuOJSi02催化剂较为相近,而与5wt%CuOJSi02催化剂相差较大。
在2wt%RuOx/Si02和5wt%CuOx/Si02催化剂上,主要的部分氧化产物是丙烯
醛,而2wt%RuOx-5wt%CuOx/Si02催化剂上,主要部分氧化产物为PO。通过
考察接触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在2wt%RuO=.5wt%CuOx/Si02
催化剂上,丙烯环氧化生成PO和a.氢氧化生成丙烯醛是平行进行的,但是随着
接触时间的延长,丙烯醛更易发生深度氧化。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02及Si02负载铜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600.800
m2·g-1,但是,分析比表面积和催化剂性能可知,比表面积不是影响催化剂性能
的主要原因。从XRD研究可知,2wt%RuO=-5wt%CuOx/Si02催化剂中铜和钉
以CuO和Ru02形式存在的。从高倍透射电镜研究可知,载体Si02表面既存在
孤立的Ru02粒子,也存在Ru02与CuO相邻近的纳米复合物。我们认为,Ru02
与CuO纳米复合物应该是催化剂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2wt%RuQ.5wt%CuO=/Si02催化剂上添加碱金属后,丙烯转化率会有
所降低,但是PO选择性会有很大的提高。修饰阳离子对PO选择性有较大影响,
而共阴离子对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不大。但是碱金属修饰后的催化剂的稳定性
都很差,随着反应进行,PO选择性显著降低。我们认为PO选择性的降低是由
Cl流失引起的。
关键词:丙烯环氧化;氧气;铜钌催化剂;碱金属;协同效应
Abstract
Abstract
Thisdissertationcontributestothestudiesonthe of
epoxidationpropyleneby
molecularover and of
RuOx-CuOx/Si02 stability
oxygen catalysts.Theperformance
the havebeenstudied.Thestructuresofthe andthe
catalysts catalystsrealationship
wit量l havebeen of
catalytic investigated.Thecatalyticperformances
performances
alsobeen described
alkalimetalion-modified have
RuOx-CuOx/Si02 b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d纳米颗粒的形貌转化及表面洁净研究.pdf
- PE树脂的强韧化研讨.pdf
- pH-呼应性聚氨基酸类高分子的合成及其药物控制释放研究.pdf
- pH化学振荡回响反映研究.pdf
- pH呼应型高分子纳米微球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pdf
- pH呼应超支化聚丙烯酰基乙二胺的制备及其应用.pdf
- 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的仿生材料——P(DEA-co-MAA)的分解及与一些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pdf
- pH敏感金属离子固相萃取质料的制备和应用.pdf
- Pickering乳液研究和Cu<,2>O粒子形貌把持合成.pdf
- PIDA-NaN3系统与PhIC12-NaN3系统在醇氧化以及取代脲类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