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单元第37讲跟踪检测
第37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2017·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当德国法西斯掌握政权之后英、法等国立即对其寄予厚望企图使极富侵略扩张野心的法西斯德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急先锋。因此它们采取了对德妥协让步的政策以使“祸水东引”。英国人喊出的“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口号正反映了英、法等国统治者的愿望和心声。材料二根本上来说年3月德国正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事彻底地改变了英国的民意舆论一反过去妥协的语气转而支持抵抗法西斯。民心向背既定政府虽不情愿也只有被迫从之。英国政府的政策既转了方向法国政府别无他计也只有立即跟进追随自己这个唯一还算有点办法的盟友。于是破天荒的第一遭英国国民同仇敌忾决意与希特勒作殊死战不再分歧不合——可是为时已晚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德军铁蹄迅速无情地踏进波兰。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所奉行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年代欧洲主要国家对德国扩张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一“企图使极富侵略扩张野心的法西斯德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急先锋”的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实质”根据所学可得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维护既得利益并力求把战争引向苏联。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德国正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事……转而支持抵抗法西斯答案:(1)政策:绥靖政策。实质: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维护既得利益并力求把战争引向苏联。(2)变化:由纵容侵略转向支持抵抗法西斯。原因: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德国侵略步伐的加快欧洲人感到战争的逼近;民意和舆论要求结束妥协制止德国的侵略;2.(2017·芜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日军认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480公里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1938 年……宜昌大撤拉开大幕。到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抗战惊雷》(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进攻宜昌的背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宜昌大撤退的目的。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2)问主要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一方面是国民政府在抗战相持阶段保存有生军事力量、拉长日军战线而另一方面则是为组织企业内迁以保证抗战的工业经济基础提供重要的撤退时间。答案:(1)背景:武汉会战结束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招降政策和扶植傀儡政府的政策都无法瓦解国民政府;宜昌是进入四川的门户距重庆较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2)目的:国民政府在抗战相持阶段保存有生军事力量、拉长日军战线;组织企业内迁以保证抗战的工业经济基础。(2017·张家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同时向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美英荷法四国在这一地区的岛屿几乎全部落入日本之手。1942年5月日日本出动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发动了进攻中途岛的战役日本利用其在王春亮《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的国际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途岛海战的有利条件和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2)问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可以从美国自身优势与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对亚洲战场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的进程的影响回答。答案:(1)背景: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加紧扩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2)条件:科技的力量(美国破译日本电4.(2017·河南三市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81—1983年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引发美苏关系紧张西欧公众舆论为1983年苏联发起强大政治宣传攻势试图分裂北约阻止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事实证明苏联用中程核导弹对西欧进行威胁和恫吓用宣传攻势离间美欧用笼络联邦德国SPD等手段都难以达到使联邦德国中立化的目的。国内政治几十年来在防卫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模式年在重新武装问题上、1957年在核分享问题上保守派都在面对相当多国人反对下赢得了选举胜利推行了自己的政策。1983年11月22日联邦德国国会历经30多次激烈辩论后做出决议允许在联邦德国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同时敦促美国继续对苏谈判再次表明这个模式仍然有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