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外科引流应用与护理 2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 外科引流应用与护理 2PPT课件

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就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内容物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的方法。 常用于肠梗阻、胃肠穿孔、胃肠道手术后、胆道或胰腺手术。 胃管插入的长度 发际(耳垂)—鼻尖—剑突 发际—鼻尖+(鼻尖—耳垂)—剑突 每天1~2次向鼻孔 滴入5~7滴石蜡油 保护胃黏膜 给雾化吸入 避免吞咽动作 胃管用药: 先抽吸— 注药—夹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根据胸膜腔负压的生理特点设计 目的: 排除胸膜腔内积气、积液 , 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 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促进肺复张 用于:气胸、血胸 脓胸及心胸手术后。 胸管安放位置: 排气:患侧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 排液:腋中线第7~8肋间隙 脓胸:放置在脓腔最低处。 保持管道密闭 半卧位 深呼吸 观察水柱波动 挤压胸管 拔管 保持管道密闭 半卧位 深呼吸 观察水柱波动 挤压胸管 拔管 挤压方法: 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 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 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 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 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 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 的食指、中指、无名 指、小指指 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频率要 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 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 挤压胸管 引流管自胸壁引流口脱出怎么办?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落怎么办? 拔管指征: 术后48h,肺复胀 呼吸 平稳,24h引流量< 50ml 拔管方法: 先深吸气—屛气 T型引流管 作用 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防止术后胆道 粘连狭窄 常用于: 胆道术后 观 察 正常胆汁为澄清、金黄色液体,成人 每日约700~1200 ml,若为血性,提 示内有活动性出血; 若胆汁混浊,颜 色改变或出现脓性絮状物时,提示有 胆管感染;胆汁中有细小褐色沉淀,很 可能是为引出的碎石或胆液;若胆汁量 少或清稀,提示肝功能差 禁止加压冲洗 拔管指征: 一般留置2周左右引流量减少 色清,体温正常、黄疸消退、 食欲增加、大便颜色变黄,胆 汁培养阴性,拔管前先试夹管 1~2天,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发 热、黄疸出现,行T管造影证实 胆道通畅,再引流2~3天,使造 影剂完全排除后拔管。 拔管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 腹腔及腹腔双套管引流 常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瘘排出毒性产物,减少吸收,控制感染 冲洗液: NS、+抗生素 渗出量=引流量-冲洗量 若为血性,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若为淡黄色液体,提示有腹水;若有脓性絮状物,提示腹腔有感染;若为草绿色,提示有胆汁流出;若为粪渣,提示有肠瘘。 留置导尿管引流 常用于: 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 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 免术中误伤。 3、某些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 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的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 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引 流 治 疗 常用引流管的应用与护理 主要内容 一、引流的种类和特点 二、常用引流物 三、临床常用引流管 四、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五、非计划性(意外)拔管 引流的目的: 1、 引流是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隙其他坏死组织、积血积液排出体外或引流出原处 2、 引流是作为病情观察变化的重要“窗口”, 3、 引流是 预防感染,促进各种伤口和吻合口的愈合 4、 引流是 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促进手术死腔缩小或愈合 5、引流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一、常用引流的种类和特点 (一)常用引流的种类 根据引流形式: 外引流 :将存在于体腔、器官组织内的积血、积液等各种分泌物引出体外 内引流:通过改道或分流使体液流经另外的空腔脏器如;胰腺,输尿管手术后放置双J管。 根据作用原理 主动引流;利用外源性负压引流装置, 被动引流:利用压力差和重力作用 根据引流的目的 预防性引流:防止手术部位积血积液,通常在手术部位皮下 伤口内及吻合口附近放置,又称安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