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生福利及社会保障
多位专家提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未来的关键是要完善制度,尽快解决具有普遍性、影响全局的问题。李惠武认为,要从简单的“好事”做起,满足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 广东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民生改善和保障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全国统筹虽是养老保险发展的最终形式,但从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出发,结合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立法体制、干部体制的特点,现阶段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及模式的战略选择应定位为“稳定与完善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蔡禾教授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状况及民办义务教育的政策,并提出,国家应该设立民办义务教育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吸引更多的有心人士投资该领域;对捐资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免税政策;建立民办义务教育财政补贴制度,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给予补贴;以政府购买教师岗位的办法提高民办教育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山大学王珺教授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在拉大。他认为,工资差距的拉大与民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除了要建立工资谈判机制之外,政府“让利”,化税为薪,给劳资双方创造更大的协商空间,也是形成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必要前提。中山大学朱亚鹏副教授对中国的住房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认为,把住房政策定义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范畴,忽视了住房公平、负担能力问题和社会融合问题,住房政策特别是住房保障政策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反思。 民生福利与社会保障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二O一二年九月 耿永志 E-mail:sdgyz@163.com QQ: 460929272 Tel: 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 河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副教授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导师 MPA教育中心副主任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兼职教授 中英企业行政管理河北省考试培训中心副主任 主要内容 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耿永志 当前我国的主要民生问题 刘秀萍 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杨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 耿永志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与医疗保障 王春城 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与管理 高志敏 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险 耿永志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王丽 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 王宪锋 一、民生建设及其背景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遣愿的继承和发展。 民生为大 民生为重 民生为先 怀天下与关注百姓 得民心者得天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温暖”成为10年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词。 10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10年来,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塑公共精神 育管理英才 二、加快民生建设的意义 将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后来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现在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