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马宁夏川穿越时空边塞之旅
走马宁夏川穿越时空边塞之旅
在西北黄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奇迹般地展现着偌大一个绿岛,这就是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川。
踏破贺兰山阙
未进入宁夏之前,对于宁夏的感知就是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了,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何等的壮怀激烈!贺兰山悲壮神秘的色彩也由此深深叠加于我的脑海中,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贺兰山情结。
顺着九曲黄河北上,直抵贺兰山脚。有道是“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支流密布,一方水土富庶丰饶。进入宁夏,迎面扑来的是如入异域的回乡情调:白莲花般的帽子飘满街头,戴黑盖头的神秘姑娘,牵羊卖肉的汉子,髯须盈尺的老人,静静如幽兰开放的圆顶清真寺,穆斯林风格的建筑,恍惚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场景,处处让你感受着一马平川走宁夏的祥和。
“没有贺兰山,就没有宁夏川”。贺兰在蒙古语里是“骏马”的意思,从川地远望贺兰山巍峨起伏,群山峻峭,带着强悍雄性的阳刚之荚,果然有点万马奔腾的意味。它横亘在西天的尽头,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抵挡着腾格里的万里黄沙,护佑着宁夏川的绿野良田。贺兰山又是通往阿拉善高原的主要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和著名的古战场,边塞诗中屡有提及。岳飞是否“踏破”过贺兰山,学术界尚有争议,但为了不教“胡马”度过贺兰山,有多少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将士,在这里泪洒荒山却是事实。
滚钟口是进入贺兰山的一个隘口,俗称“小口子”,系当年西夏国王消夏避暑的胜地。站在这里未及怀古,却被现世的美景所感动。一个奇特的山坳,向东开口,三面环山,形如大钟,山凹处流水潺潺,浓荫蔽日,虽然地界偏远,想必也有不少骚人墨客在此驻足停留。自古名山被僧占,佛、道、伊斯兰教相融共存的宗教建筑群依山而立,庙宇、楼阁、寺塔,布局巧妙,错落有致,或突出崖际,或隐于树丛。台榭飞阁之胜,每一处都蕴藏着幽深的宗教文化,带着斑驳的古迹和久远的故事,多多少少让我想起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样的水墨画意境和诗酒风流的盛唐气象。
草木葱茏,泉水清澈,朝山进香的人络绎不绝???我总是愿意站在香客跪拜的蒲团边,看着他们双手合十,呢喃声声,被他们的虔诚所迷醉。而我自知是一个太眷恋红尘的人,不能放弃世俗的诱惑,走不进这个有主护佑的世界。
到大寺沟时下了一阵急雨,在一座绿树重掩的烽火台前,我嗅到名,自待后人评说。
雨收云断,又览日出,小径芳草萋萋,一路北行就到了“贺兰口”,著名的贺兰山岩画就在这里。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千余幅立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岩画的魅力在于神秘,密码一样的符号,令登星飞月的现代人瞠目结舌,无法解读。岩画笔法简洁,构图朴实,图案多是放牧、狩猎、歌舞等生活场面。粗糙古朴的线条,透露出一种简单生活的欢愉。最令人动容的是人首画像,虽然眼睛眉毛不分,甚至连脖颈都没有,但卷曲的头发、耳垂下悬挂的饰物隐含着审美的倾向。其中一幅图像旁还刻有清晰的西夏文字,那是和汉字一样优美的文字,横平竖直,它的确切含义已无从考证,但我愿猜测它们是在表述对生命本体的崇拜,毕竟踏着他们的头骨,我们才走到了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
贺兰山静默无语,空谷传音。深吸一口雨后的空气,我终于可以从沉重的历史更叠中释放出来。
没落的辉煌――西夏王陵
一个民族果真是可以被斩尽杀绝的!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如果你没有见过西夏王陵,你不会知道民族间的仇恨有多深,复仇的力量有多大。西夏,一个在历史上创造了璀璨文化妁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中灰飞烟灭了。
大漠黄河,沧海桑田,让我们把目光折回一千年前的贺兰山下。李元昊――一个年轻有为的西夏开国皇帝,他曾豪迈地说:“英雄之生当王霸。”弱小的民族需要睿智的领袖,党项族在他的带领下由小到大,逐渐强盛,他整顿军族,扩大版图,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抵萧关,北控大漠”,形成宋、夏、辽三足鼎立局面。在不到200年的民族生存历史上,创造了异常灿烂的文明。蕃文,是党项的民族文字,一个拥有自己文字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任何民族发展的历史都带着血腥,历史总是被强者书写。在西夏的北方,一个更强悍的民族崛起了,锐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却在西夏国门前遭到惨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被激怒了,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并亲率强兵6征西夏。战争狂巅中的蒙古大军,血洗都城,人尽灭,物尽掠,“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复仇的野火席卷着西夏文明,城市宫殿、国宝史册被付之一炬,西夏王陵也未能幸免,党项连宗带祖,树不留根,被杀戮殆尽,西夏这棵异域奇葩,悲壮地从版图上消亡了。一个值得大书特写的民族,在“二十四史”中一片空白,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