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里走出三皇炮捶.docVIP

镖局里走出三皇炮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镖局里走出三皇炮捶

镖局里走出三皇炮捶   一个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北京老拳种,起源却不在北京;它的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传奇故事:“神拳宋老迈”技惊神机营、会友镖局威震四方、“小辫于”偷拳学艺、李尧臣“大刀队”威震日寇等等,它就是著名的三皇炮捶拳,这个曾经名动京师的武术流派现在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夫子三拱手         漫步北京琉璃厂东街,古色古香的古董字画店、古玩店让人觉得时光倒流,沿着曲折的小巷,停步在一条胡同入口,抬眼可以看到两个白底黑字的牌匾――“北京市武术协会三皇炮捶研究会”、“北京市武术协会京华武馆”。顺着一米来宽的胡同前行,尽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院落,一头银发、满面红光的老人已迎出堂屋,他就是81岁高龄的三皇炮捶名家、北京市三皇炮捶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凯老人。   30来平方米的堂屋,已被几个书柜和墙边满插着十八般兵刃的兵器架挤得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兵器架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俱全,最扎眼的还有一条长得出奇的大枪。“这条枪一丈二尺四”。张凯微笑着说,“原来我练的那条更长,有一丈四,这是三皇炮捶独有的兵器”。   提到三皇炮捶在北京的发展情况,老人说,北京习练三皇炮捶的爱好者大约有数百人,另外在山西、辽宁和吉林等地三皇炮捶也有众多的练习者,平时他也经常出席爱好者入门的拜师仪式。“我在日本和美国都有学生。”别看老人已八十多岁,但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轻捷无比,思路也很敏捷:“我现在还经常在附近的中国书店门口空地上练练拳,身体几乎没什么毛病”。   谈到门派发展所需要的经费问题,老人有些无奈:“我们这研究会和武馆这两块招牌,每年都要向市武协交200元的管理费。”因为资金困难,很多时候研究会开会,就在张凯自己的家里开,这样可以省一点场地费。说到现在电视上很火爆的《武林大会》,老人说节目组也曾经跟他联系过,但是据说光海选、训练和加盟的费用就得几十万元。“谁会出这笔钱呢?”老人摇摇头,“另外,在武林大会擂台上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而炮捶门里的武功较高的大多已经四十以上”。老人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万一参赛的队员在擂台上有什么闪失,落下什么残疾,善后工作会很麻烦。   现在,北京的三皇炮捶研究会每年大约有两次集体活动,主要在天坛和陶然亭公园,其他时间主要是一种自发的练习,网上没有发现三皇炮捶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也没有三皇炮捶的专门网站,只是在一个名叫“中华国术论坛”的武术论坛里,有三皇炮捶的专版,一位对炮捶感兴趣的爱好者发帖寻找拜师的门径,得到的回答是:“天坛东门有练的,炮捶的名家王景礼老师在那里,每天早上都在,具体地方在丹陛桥往东到头,再往南走30米的小树林。”看来,现在三皇炮捶的传承渠道主要还是靠爱好者的口口相传。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是由集大成的第四代传人宋迈伦手创,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神拳宋老迈      三皇炮捶传自于清朝初年,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位僧人普照所创,据拳谱记载,目前各地流传的炮捶拳艺都是第二代传人乔三秀所传,而乔三秀的家乡是河北冀县冯管村,乔三秀传给了儿子乔鹤龄,乔鹤龄收了宋迈伦和于连登为弟子,自此三皇炮捶拳分成了于、宋两派,为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资料记载,乔公过世后,宋迈伦在家闭门三年不出,探求拳理,意求深造,汲取了所学各种拳法的精华,为三皇炮捶所用,创造出“夫子三拱手”,形成风格独特的宋派三皇炮捶拳。宋迈伦创艺成功后,江湖上人称“神拳宋老迈”。36岁时,宋迈伦进北京后投军到清朝神机营,得到管营老七王的赞赏,与众教习比武,众人皆败在宋迈伦手下,老七王视为奇人,赐五品顶带。总教习刘二不服,与宋迈伦比武,刘二手持大枪,而宋迈伦只用两根火筷子,只两个回合刘二脸上就被印上两道黑印,刘二大惊,佩服得五体投地。老七王大悦,又赐了宋迈伦五品亮红顶子大花翎。   宋迈伦在北京传授的弟子很多,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车夫小贩。清朝咸丰年间,宋迈伦在北京大栅栏粮食店街南口路西创立会友镖局,从此开始了镖局和三皇炮捶的共同辉煌。宋迈伦晚年回到故里,亲自传授子孙武艺,宋迈伦死后,民国六年众弟子立了一块《前清钦加五品讳彦超字迈伦宋老夫子之神道碑》在他的墓前,这块神道碑一直到现在还在他河北冀县的老家。   自从宋迈伦1846年带艺进京开始, 北京才有了三皇炮捶拳,而三皇炮捶在北京和会友镖局结合,才发展到了顶峰。“可以说三皇炮捶起源地在河北冀县,而他的发祥地应该是北京。”张凯说,上世纪80年代,三皇炮捶被定为北京市的古老拳种。      “于拳宋手”         在江湖上被称为“小辫于”的于鉴是于派炮捶的创始人于连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