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规范诊治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力衰竭规范诊治PPT

Company name 3.应用利尿剂 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但不宜过度 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 (Ⅰ类,C级) 4.血运重建治疗 由于心肌缺血可以损害心室的舒张功能 CHD患者如有症状性或可证实的心肌缺血 应考虑冠脉血运重建(Ⅱa类,C级) 舒张性心衰 — 治疗要点 Company name 5.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Ⅱb类,C级) 维拉帕米有益于肥厚型心肌病 6.地高辛不能增加心肌的松弛性 不推荐应用于舒张性心衰(Ⅱb类,C级) 7.如同时有收缩性心衰,则以治疗后者为主 舒张性心衰 — 治疗要点 瓣膜性心脏病心衰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器质性损害,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 单纯的心肌细胞牵拉刺激就可促发心肌重构,因而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关键就是修复瓣膜损害 Company name CRT通过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恢复正常的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减轻二尖瓣返流,从而增加心输出量 双心室起搏电极放置位置 冠状窦电极 右室电极 右房电极 Company name CRT —循证医学证据 迄今为止,已有4000多例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在优化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CRT或CRT+ICD 并与单独内科治疗作对比 内科治疗加用CRT或CRT+ICD组 均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 近期关于CRT治疗的荟萃分析表明 CRT降低住院率32% 降低总死亡率25% 对死亡率的效益在治疗3个月时趋于显著 Company name CRT —循证医学证据 2005年公布【CARE-HF】 为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 813例患者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LVEF<35% QRS宽度≥120 ms,实际入选者平均 QRS宽度≥150 ms 平均随访29.4个月 结果:CRT组总死亡率降低36% 死亡和住院的复合终点降低37% 基于这一结果 2005年ACC/AHA以及ESC的CHF指南 均将CRT列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 植入前后心电图变化 治疗后心电图QRS宽度立即明显变狭 说明心室收缩不同步得到纠正 左侧图片是植入后3天胸片 右侧是植入后3个月的图片 注意:心脏明显缩小 植入后胸片变化 Company name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参考ACC/AHA 和ESC的指南,结合我国情况制定了我国的CRT适应症 Ⅰ类适应证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②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NYHA心功能仍 在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 ③窦性心律,④LVEF≤35%,⑤LVEDD≥55mm ⑥QRS波时限≥120ms伴有心脏运动不同步 Company name CRT — 处理要点 严格遵循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治疗人群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更有益于评价心脏收缩的同步性 提高手术成功率,尽量选择理想的左室电极导线植入 部位,通常为左室侧后壁 术后进行起搏参数优化,包括AV间期和VV间期的优化 尽可能维持窦性心律,实现100%双心室起搏 继续合理抗心衰药物治疗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Company name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进行性心力衰竭和/或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大多数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 针对第一个死因-进行性心力衰竭的预防—CRT 即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可降低进行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 针对第二个死亡原因-心脏性猝死而言,特别是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占总死亡50%以上 因此,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是降低心力衰竭总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手段 Company name ICD — 循证医学证据 【MADIT-Ⅱ试验】 入选MI后1个月、LVEF≤30%患者1232例 在平均随访20个月中 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ICD可减少31%的死亡危险性 【SCD-HeFT试验】 入选2521例中度心衰(NYHAⅡ~Ⅲ级)患者 其中接受ICD、胺碘酮或安慰剂治疗各占1/3 结果显示: 接受ICD治疗的死亡率较未植入ICD下降23% 胺碘酮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Company name IC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