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法查房-刘燕子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梦法查房-刘燕子PPT

讨论三 动脉血气的采集和血气分析 如何成功采集动脉血 AIIen’s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患者的尺、桡动脉后,嘱患者交替握拳 和放松动作5~7次,至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5s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症; 若5s后手掌颜色仍未转红,则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侧枝循环好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s试验。 神智不清的病人怎样做Allen实验?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一)选择合适的动脉 首选桡动脉 易固定,便于操作 病人容易接受 唯一一条经过二次氧和的动脉 肱动脉:不好固定,滚滑,而且不好操作 股动脉:易固定,操作复杂 病人不愿意配合 因为股动脉解剖位置较深,易造成感染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二)取正确的姿势 病人的姿势 要求病人把手心朝外,向上,外伸;把手腕放置在枕头或者其他物品上,不要让病人的手腕和手悬空。 操作者的姿势 在采血部位同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 患者姿势 操作者姿势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三)确定穿刺点 采血者将食指沿血管的走向放在准备采血的部位,通过“一按一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四)皮肤消毒 找好采血的部位后,就要对病人的拟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操作者也要对自己要接触病人皮肤的手指进行消毒; 根据个人习惯,可以戴无菌手套。 皮肤消毒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五)准备穿刺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着桡动脉的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它的搏动。 右手以持笔式的方法把持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病人手上的大鱼际处,便于固定。 减少疼痛的方法??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六)穿刺 把持针头朝向动脉的流向,和动脉平行,针头的三角斜面朝上,以大约90°的角度刺入皮肤 动脉比我们想象的要浅,动作要轻缓,不要一下用力过猛,穿透动脉。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七)采血 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利用动脉采血器中的孔石装置,使动脉血慢慢往上顶。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八)按压止血 一手在抽出针头的同时,另一只手要拿着棉棒,做好加压止血的准备。 加压止血至少在5min以上,避免皮下血肿的产生。如果抗凝机制不好的病人,加压的时间要在10min以上,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迹象。 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加压时间 要顺应延长。 保证基本通气及氧合即可,不可操之过急 尽量降低气道压,保证充分呼气: 低通气,慢频率,长呼气 通气方式的选择及参数调节 模式(MODE):通气早期,SIMV+ PSV(PC/VC);自主呼吸有恢复,PSV 潮气量(VT):6-8ml/kgPBW 通气频率(F):10-15次/分 吸呼比(I/E):1/3-1/2,递减波形(VC) 吸气流速(flow):一般选择较高的峰流速:40-60L/min 吸气时间(TI):0.6-1.0S 通气方式的选择及参数调节 外源性PEEP(PEEPe): 不超过PEEPi的80% 吸氧浓度(FiO2): 低水平的氧浓度维持PaO2在60~80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指南 通气方式的选择及参数调节 对接受有创正压通气的AECOPD 患者应尽早选用辅助通气模式。(推荐级别: D 级) 对接受有创正压通气的AECOPD 患者应采取限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吸气流速等措施以促进呼气。(推荐级别: D 级) 对接受有创正压通气的AECOPD 患者应给予合适水平的外源性PEEP。(推荐级别: D 级) 对接受有创正压通气的AECOPD 患者应避免PaCO2 值下降过快。(推荐级别: E 级) 讨论二 ICU病人的镇静镇痛 镇静镇痛IPAD指南 镇静镇痛的必要性 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指导意见:镇痛和镇静治疗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B级) 2012美国IPAD指南:优先给予患者充分的镇痛治疗!! 疼痛仍是ICU病人最常见不良主诉,并成为ICU患者的主要应激因素 对疼痛控制重视不足,ICU普遍存在;经历中到重度疼痛患者比例超过50%,即使再认知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患者仍感受到疼痛 法国一项针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接受恰当镇痛比例低于25% 疼痛评分----主观感受为主,要求病人进行很好的配合,在ICU的病人很难做到。 镇痛药物 2012美国IPAD指南 不提倡单独用生命体征(或含生命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