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纯培养与显微技术PPT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如何保藏 根据菌种特性和保藏目的不同, 给特定环境使其存活而得以保存 连续移种或改变环境条件:干燥、低温、 缺氧、避光、缺乏营养等 斜面:可保存数周至数年,可用石蜡或橡皮塞封口,低 温延长保存时间 液体:菌苔制成菌悬液,低温(悬液保藏法) 缺点:繁琐、易污染、变异丧生原有特性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传代保藏 斜面、半固体琼脂柱、液体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冷冻保藏 液氮保藏、低温冰箱等 液氮可达-196℃,效果较好 注意:速冻,减少冰晶损伤细胞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干燥保藏 沙土管保藏、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 沙土管:产孢子菌。制成孢子悬液,加无菌沙土管,减压抽干水分,石蜡封口,冰箱保存。 冷冻真空干燥:加保护剂样品预先冷冻,真空冰升华去水,低温保存,保存数十年,目前最普遍、最重要的方法,菌种保藏中心多采用此法。菌种保藏时采用不同手段保藏,防止某种方法失败导致菌种丧失。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决定显微观察效果重要因素:分辨率和 反差 分辨率: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反差:样品与背景区别程度 普通显微镜 机械装置:镜座、支架、载物台、 调焦螺旋 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器 普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显微镜种类和原理: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光学显微镜一般配置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为什么? 目镜:10 ~ 15 ╳;物镜: 100 ╳;总放大倍数1000~1500 ╳; 如何实现光学显微镜一般配置的最大放大倍数?其原理? 使用油镜,即在100 ╳物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香柏油; 香柏油与玻璃折射率相近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0.5 l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 ———— n sin q 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反比!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反比!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 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 显微观察时可根据物镜的特性而选用不同的介质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光线在穿过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发生折射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浸没油与玻璃的折射率相近 很多原来由于在透镜及载片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而损失的 光线可以进入物镜,使照明亮度提高,改善观察效果。 暗视野显微镜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活细菌在普通显微镜下是透明,观察不清,采用暗视野显微镜,如:黑夜看星星就很清楚。 暗视野显微镜结构与照明示意图 暗视野显微镜 二、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特殊聚光器实现斜射照明,给样品照明的光线不直接穿过物镜,而经样品反射或折射后进入物镜,使样品与背景差别大,可以清楚看到透明微小颗粒。用于:生活细菌运动性观察。 第二章 纯培养与显微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1.无菌技术 2.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3.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4.单细胞(孢子)分离 5.选择培养分离 6.二元培养物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微生物个体:小 利用群体研究属性 群体形式繁衍、保存 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 微生物群体为培养物 培养物 纯培养物 混合培养物 纯培养能较好地得到重复结果 , 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 显微技术是微生物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个体小 试管、烧瓶、培养皿等常用器皿 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高温干热、煮沸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培养常用器皿及灭菌 接种针或接种环分离或将微生物从一个培养器皿转 接到另一个,无菌操作。火焰旁边、超净台或无菌室 进行。 接种环采用迅速加热和冷却的镍铬合金制备 液体培养物用无菌移液管或移液器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接种操作,最基本技术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超净台 火焰旁无菌区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各种菌落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菌落(colony):单个微生物在固体 培养基或内层)生长繁殖形成肉眼 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 生长群体。 菌落连成片为菌苔(lawn)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 (形状、颜色等),是微生物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同一细菌在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_50Ah-BEV电池产品规格书.pdf VIP
- SL714-2015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doc VIP
- 江苏开放大学插花艺术课程大作业.doc
- 《中国医疗保险学》出版:医疗保险的改革体制管理及模式分析研究.pdf VIP
- 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pdf VIP
- HSK三级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安徽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公司外包服务人员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搪玻璃反应釜安装验收确认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