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坡防护喷播植草专项施工方案,边坡防护喷播植草专项施工
深圳地铁10号线二工区甘坑站及甘凉区间
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深圳地铁10号线1012标
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国家、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深圳地铁10号线初步设计1012标施工资料图;
3)国家及行业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石家庄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4)借鉴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5)与地铁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规范与标准;
1.2 编制目的
为统筹实施深圳10号线1012标施工,使各关键工序有序可控,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响应建设指挥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均衡施工、遵守规章、组织连续”的原则,为满足分阶段开工需要及建设指挥部的要求,特编制深圳地铁10号线101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深圳市地铁10号线1012标客观存在的各种原因,作为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之一的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动态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优化。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位置
甘坑~凉帽山区间隧道穿越凉帽山,单线长度约为 1.18Km,隧道下穿凉帽山山体,是本标段控制工期的重难点工程。
1.3.2工程范围
本区间设计起点里程里程为1179.808m(长链0.008mm),左线全长1125.753(短链54.047m),其中矿山法暗挖区间左线1062.616m、右线1116.671,明挖段63.137 m。设计包括浅埋暗挖法隧道主体、1#联络通道。
1.3.3.1地质情况
场地揭露到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燕山期(γ53)花岗岩、侏罗系(J2)角岩。主要地层概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按填土填料成份不同分为1、2、3三个亚层
①1素填土:灰色、灰黑色、黄褐色、褐红色等,主要成分为黏性土,可塑~硬塑,混砂砾,大部分为残积土,局部夹碎石、块石。标准贯入锤击数4~击,平均击数1.4击。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厚0.6~29.8m,平均厚度8.31m,层底高程52.65~139.84m。
2素填土(砂):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粗砾砂,稍密,湿,间隙充填黏性土、碎石。本次钻探仅MJZ2-SLM-05、MJZ2-TLL-02两个钻孔揭露,厚0.~1.2m,平均厚度1.00m,层底高程57.80~62.86m。
3素填土(碎石):褐黄色、青灰色、红褐色等,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碎石,~间隙充填黏性土、砂砾。在场地内分布,厚~12.5m,平均厚度5.64m,层底高程60.58~134.27m。
残积层(Qel)
由花岗岩和角岩风化残积形成,按照其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为⑦1黏性土和⑦3砾质黏性土2个亚层。
⑦1黏性土:以灰白、褐黄、青灰色为主,可塑~,主要由角岩风化残积形成标准贯入锤击数16~3击,平均击数24.击。平均压缩系数a0.1~0.2=0.42MPa-1,平均压缩模量Es=5.06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厚~10.3m,平均厚度6.15m,层顶高程52.83~97.84m,层底高程44.08~93.94m,层顶埋深0.00~29.70m,层底埋深4.80~33.60m。
⑦3砾质黏性土:以褐黄色、褐红色为主,可塑~硬塑,主要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标准贯入锤击数1~27击,平均击数.6击。主要分布于厚1.10~16.50m,平均厚度6.67m,层顶高程100.69~159.13m,层底高程99.59~142.63m,层顶埋深0.00~4.70m,层底埋深2.00~16.50m。燕山期(γ53)花岗岩肉红、褐红、褐黄夹灰绿、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按风化程度可分为1全风化花岗岩、2-1砂土强风化花岗岩2-2块状强风化花岗岩、3中等风化花岗岩、4微风化花岗岩个亚层,分述如下:
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红褐色、灰褐色等,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尚可辨认,除石英外,各种矿物已风化成黏性土偶夹强风化岩块,遇水浸泡易软化、崩解。实测标准贯入击数为41~69击,平均51.7击。
2-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土黄、灰黄色,原岩结构已大部分被破坏,矿物除石英外大部分风化成土状,遇水易崩解,局部呈土夹碎块状。实测标准贯入击数为7~1击,平均击
⑧2-2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黄褐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很发育,。
3中等风化花岗岩:肉红色、灰褐色、灰白色、浅肉红色、灰绿色等,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面多由铁锰质或绿泥石侵染局部区域受构造带影响异常破碎。岩石实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MPa,平均值为M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