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出血性疾病_1.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出血性疾病_1

出血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生理性止血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血浆凝固三个过程,并彼此密切相关。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因素: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盘状,也有不规则形。正常人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8-10天。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超微结构: 膜糖蛋白:与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有关 膜外层:可吸附大量的凝血因子、酶、蛋白质 微小管和微丝:构成血小板框架以保持形态 溶胶及凝胶物质:主要为血栓收缩蛋白 胞浆内:含α-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功能: 粘附功能 聚集功能 释放功能 促凝功能 血块收缩功能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粘附功能:指血小板粘着在非血小板表面的现象。 血小板GPⅠb 内皮下组织:胶原、微纤维 血浆因子Ⅷ相关蛋白(vWF) GP1b — vWF — 微纤维或胶原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聚集功能: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彼此粘着。 血小板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钙离子 必须有聚集诱导剂存在(ADP、Adr、胶原) GPⅡb/Ⅲa——纤维蛋白原—— GPⅡb/Ⅲa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释放功能:血小板颗粒内容物分泌、释放到细胞外的现象。诱聚剂均可诱导血小板释放反应。 α-颗粒: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PF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vWF、纤连蛋白(FN)、凝血酶敏感蛋白(TSP)、Ⅰ、Ⅴ 致密颗粒:ADP、5-HT、ATP、抗胞质素 溶酶体:含多种蛋白水解酶 血小板的脂质代谢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促凝活性: PF3:可使膜磷脂重排,提供血液凝固过程 中连锁反应的场所 加速因子Ⅻ转变为Ⅻa 直接活化因子Ⅺ 释放PF4与β-血小板球蛋白,加速凝血过程 正常止血机制 血小板收缩功能: 血栓形成 血栓中血小板形成伪足 纤维蛋白 血小板伪足中收缩蛋白收缩 纤维蛋白丝缩短 血块收缩 正常凝血机制 正常凝血过程 以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为特征的,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瀑布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许多凝血因子在血液中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当其中某一因子被激活后,便以另一个因子为底物而将其激活,多个酶原按一定规律被激活即产生生物放大作用,最终导致纤维蛋白的生成和血液凝固。 正常凝血机制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酶促反应过程,分三个阶段: 凝血活酶形成阶段 凝血酶形成阶段 纤维蛋白形成阶段 正常凝血机制 凝血活酶形成阶段:由于启动方式和激活因子的途径不同,又分为: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细胞抗凝机制 体液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细胞抗凝机制: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血栓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以清除进入血循环的促凝物质。 肝细胞能清除存在于血液中已激活的凝 血因子。 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体液抗凝机制: 抗凝血酶Ⅲ:灭活Ⅹa、Ⅱa、Ⅸa、Ⅺa、Ⅻa 蛋白C系统:灭活因子Ⅴ和Ⅷ;阻止因子 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组织因子凝血 机制的主要拮抗物 其他抗凝物质:肝素、α2-巨球蛋白、α1- 抗胰蛋白酶、肝素辅因子-Ⅱ 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栓形成过程中,存在于组织、血浆及尿液中的纤溶酶原激活物,通过外激活途径,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使血流保持畅通。  纤溶系统由纤溶酶原、t-PA、u-PA组成。 出血性疾病分类 血管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综合因素引起的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