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病原菌肠道杆菌医学
* 肠道杆菌 *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 1、形态与染色: G-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动力-);致病菌都有菌毛。 *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 3.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活泼,能否分解乳糖可作为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初步鉴定依据。 4、抗原结构:O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 5、抵抗力:弱,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 大肠艾希菌在肠道鉴别培养基培养结果 * SS平板上粉红色菌落 致病菌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培养结果 * SS平板上无色半透明小菌落 * 一、大肠埃希菌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定居因子(黏附素):黏附肠粘膜 (2)肠毒素:外毒素,引起腹泻 (3)内毒素:毒性作用,抵抗宿主的防御功能 (4)K抗原:抗吞噬 2、所致疾病: (1)肠外感染:条件致病菌,泌尿系等处感染 (2)肠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 * 3、卫生细菌学意义 卫生细菌学常以大肠菌群数作为饮水、食品等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我国卫生标准规定,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不得超过3。 * 沙门菌属 种类繁多,主要有引起肠伤寒的病原菌伤寒沙门菌(S.typhi)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C)。 动物沙门菌也可传染给人类。 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统称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 * 伤寒沙门菌 鞭毛 (鞭毛染色 ×1824) (一)生物学特性 多数有菌毛 不分解乳糖,在肠道培养基上形成无色菌落。 * 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Vi–Ag (2)内毒素:沙门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症状和休克。 (3)肠毒素:性质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炎。 * 2、所致疾病 (1)肠热症:即伤寒、副伤寒,病原体是伤寒沙门菌(S.typhi)或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细菌随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 (2)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最常见的沙门菌病。主要由于摄入被大量(超过107个以上)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3)沙门菌败血症 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儿童或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多发。表现为高热、寒战、贫血等症状。 (4) 无症状带菌者: *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 * 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败血症时取血, 胃肠炎取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 肠热症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标本: 第1、2w取血或骨髓。第1w血培养阳性率达80%以上;骨髓培养阳性率可达90%—95%以上;第2w以后取粪便、尿。粪便标本应做多次培养 血清学试验:肥达反应,即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协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微生物学检查法 *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肥达反应的结果判断 考虑正常人群抗体水平 一般情况下,伤寒沙门菌O抗体的凝集价应在1:80以上,H抗体凝集价在1:160以上,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凝集价在1:80以上有诊断意义。 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 O: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特异性差 H:IgG,出现迟,维持时间长,特异性强 O高 H高 肠热症可能性大 O低 H低 肠热症可能性小 O高 H低 早期或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感染 O低 H高 预防接种或曾患过伤寒 *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防治原则 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及带菌者,控制传染源。 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接种伤寒,副伤寒疫苗为其特异性预防措施。 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氯霉素、氨卡西林、复方三甲氧烯胺等药物治疗。 *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 志贺菌属 (Shigella)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本属细菌包括4个群 A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B群:福氏志贺菌(S.flexneri)、 C群:鲍氏志贺菌(S.boyd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