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制基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法制基础》课件

第一章 教育法概述 b、教育法律条文是教育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 2、关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哪些要素构成,有几种不同见解 (1)、“三要素”说:    例:严禁行刑逼供(行为准则,即处理) 国家工作人员对人犯实行严刑逼供的(适用条件、假定) 处三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制裁、法律后果) 假定(适用条件) 处理(行为准则) 制裁(法律后果) (2)“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两要素构成(本书所采用)   a、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的定义,课文P21-22 行为模式 ①、可以这样行为模式(授权性法律规范)有权做出某种行为 ②、应当这样行为的模式(义务性法律规范)例:《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及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 ③、不能这样行为的模式(禁止性法律规范)例:《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 * * 《教育法制基础》教案 制作 刘朝珠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王悦群主编的《教育法制基础》全书共八章内容,主要以法学、教育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法制的研究对象为线索。 首先,对教育法及其实施的基本涵义和一般原理进行概述,然后逐一阐述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教师、学生的法律 地位,它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以及学校与其他主体的教育法律关系,最后从教育法的运行和维护教育关系主体权益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救济制度和学校管理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本课程学习的总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知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是开放教育学员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全体学员要按教学计划认真通读教材,全面掌握课文的关键术语、 重点问题。面授辅导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地全面阐述课文内容,而是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员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和练习,有选择地讲深讲透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的困难,逐步提高他们自学能力,圆满完成学业。   本章要求掌握的关键术语共有24个,课文第36页作了概括。24个关键术语大部分课文中都作了具体阐述,要求学员认真阅读,准确理解。 课文中没有进行解释阐述的找不到定义的,有以下5个名词: 1、教育政策 在本文中,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它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处理教育事务的方针、原则、规范、措施的总称。 理解掌握名词定义要注意方法,如教育政策要把握住最关键的“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和意志的”,前者讲的是法的物质制约性,后者讲法的阶级意志性。 2、任意性规范   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自行为一定意思表示,以实现自己的权利。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的是任意性规范,   与其相对应的是强制性规范. 这里要把握的是“法律允许的限度内”有这么一个范围, “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体现出“任意”. 3、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    的特殊表现形式。在一般情况下,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是一致的,即有行为能力也就同时具有责任能力。但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刑事责任能力则与行为能力不尽相同,具有独立的意义。 4、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状况,就叫法律事实。表现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种。    法律行为 人的意志行为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事件 例:儿童已达到接受教育年龄,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等法律事件。 5、教育法规 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一定的地方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本章内容根据学员自学情 况,他们在自学中感到难理解的问题结合课文重点,着重阐述以下五个问题: 一、法的起源、定义、本质 1、法的起源 ⑴、法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而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⑵、法是和国家同步产生的。 奴隶社会产生了阶级,才同时产生了国家和法律。 △法的产生过程: 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 客观上有一种行为规则 调整 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结构是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 调整社会关系 维持社会秩序 原始社会的习惯规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无法调整 不适应新的社会结构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