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第六章污染土壤植物修复2
转基因提高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很多植物原来就有吸收和转化特定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但是这种吸收和转化的效率比较低 通过转入外源基因可以使植物获得转化特定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并且这种增强作用是由于外源基因的过量表达引起的 转基因提高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植物除了通过转化作用将所吸收的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无毒的其它有机物外,也可以通过降解作用使其分解为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最理想的方式是将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经生物降解转化成H2O和CO2 虽然植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相当广泛,但是与此有关的基因却知之甚少,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同微生物相比,植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要复杂得多,涉及的基因也复杂得多。 结合高等植物的特点,分析植物生物降解基因的同源基因,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生物降解基因。这一方面有助于人们了解植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另一方面将大大增加植物源生物降解基因的利用,增强转基因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人们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修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有关的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来源于动物和微生物的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表达和起调控作用的?改造基因序列和植物表达载体结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植物抗性?转基因植物耐受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生理机制如何?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植物修复污染物的主要因素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本身的生物学性状 :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的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修复效率 污染物在植物器官中的分配(植物提取、植物稳定) 植物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病虫害、酸雨等) 植物对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光照、热量及水分) 植物对各种施肥(化肥或有机肥)措施的敏感性 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体系的发育情况 植物根际分泌物的数量与成分 植物体内脂质含量对植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污染物特性及存在形式:如与有机污染物的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分子大小、分子结构、半衰期及离解常数等有关;重金属的不同形态 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金属的不同价态;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等 污染物浓度 外部环境因素 物理学因素:土壤结构、持水量、土壤密度等 气候学因素:温度、降雨量、干旱状况等, 1)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挥发;2)影响植物气孔开合程度,从而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叶面吸收作用;3)影响土壤和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分配能力, 化学因素:养分供给、pH、有机质、外源激素 其它因素:太阳光、挥发作用、蒸腾作用等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降解、钝化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原位处理污染土壤的方法。 植物修复的方式有4种: 植物提取: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并在体内蓄积,植物收获后才进行处理。收获后可以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植物降解:植物本身及其相关微生物和各种酶系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的C02和H20,或转化为无毒性的中间产物; 植物稳定:植物在与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将有机物固定并降低其生物活性,以减少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危害: 植物挥发:植物挥发是与植物吸收相连的,它是利用植物的吸取、积累、挥发而减少土壤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降解机理 植物主要通过3种机制降解、去除有机污染物 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际微生物的活性 生物转化作用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 疏水有机化合物易于被根表强烈吸附而难以运输到植物体内,而比较容易溶于水的有机物不易被根表吸附而易被运输到植物体 化合物被吸收到植物体后,植物根对有机物的吸收直接与有机物的相对亲脂性有关 化合物一旦被吸收后,会有多种去向 有研究表明指出,大多数lgKow <4的水溶性有机物可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lgKow >4的脂溶性有机物因被植物根表皮或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植物吸收转运. Schnoor等进一步指出, lgKow =1.0-3.5的有机污染物较易被植物吸收转运; lgKow >3.5的憎水性有机污染物被根表面强烈吸附,不易向上迁移; lgKow <1.0的亲水性有机污染物不易被根吸收或主动通过植物的细胞膜. Kow(辛醇-水分配系数) 有机污染物直接被植物吸收取决于植物的吸收效率、蒸腾速率以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 吸收率反过来取决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污染物的形态以及植物本身特性。 蒸腾率是决定污染物吸收的关键因素,其又决定于植物的种类、叶片面积、营养状况、土壤水分、环境中风速和相对湿度等。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去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 植物可释放一些物质到土壤中,以利于降解有毒化学物质,并可刺激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这些物质包括酶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AT89S51单片机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pdf
- ()单十字式万向联轴器加工精品.pdf
- ()基于单片机开关电源设计.doc
- (2012年)反比例意义.ppt
- (2012年)比例基本性质.ppt
- ()开题报告核电站电气系统设计.pdf
- (2012年)圆柱体积.ppt
- (2012年)比例尺应用.ppt
- (一) 经济法概论课程复习范围.doc
- (2012年)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课件.ppt
- 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docx
- 《QC攻关提升混凝土衬砌外观质量优化课件》.ppt
-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的市场接受度研究报告.docx
- 特色农产品加工车间智能化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生物制药中试车间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聚焦2025:便利店市场扩张与个性化营销策略报告.docx
- 绿色环保产业2025年扶持资金申请政策解读与申报要点解读.docx
- 面向2025年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申请指南与案例分析.docx
- 国潮服饰品牌在2025年品牌形象塑造与消费者认知研究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智能投顾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