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整体观辨证论治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观辨证论治课件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五脏一体观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肝— 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脾— 胃 —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 ;(3)诊治上的整体性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生物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体生理: 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 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两个方面。 若人体正气充沛,适应、调节及抗病能力强,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气候特别恶劣,而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的能力相对减退,病邪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在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中,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 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作。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