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二讲智力与智力测验ppt模版课件
第二讲:智力及智力测验;;本讲的学习目标;一、智力的概念;;三、智力理论;;;3、智力的型态论(Cattell);;4、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深夜时分,ABCD四人要通过面前的一道桥才可赴约,每次过桥只容许1至2人,而且必须带备一支电筒。问题是电筒只有一支,而四人的过桥速度又不一样,如果是两人过桥,较快的一方必须迁就较慢的一方,以较慢的速度作准。现在只剩下17分钟,怎样安排才可以令四人一起过桥? 过桥速度:A(1分钟),B(2分钟),C(5分钟),D(10分钟)
(A+B)+B+(C+D)+A+(A+B);第二节:智力的发展;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影响儿童智力的其他因素;;;智商的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3、智力的差异;4、智力测验的公平性问题;第三节:智力测验; 测验的编写者根据题目的难易将它们按年龄分组,例如说一名儿童(6个月)做对一个题目得2个月的智龄,做对6个题目得到1岁(12个月)的智龄。由此可见智龄是由儿童答对测题的多少确定的。然后通过智龄与实龄(实际年龄)的比较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凡智龄实龄,儿童的智力较高(聪明)
智龄=实龄,儿童的智力中等
智龄实龄,儿童的智力较低(愚笨)
; 智龄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用智龄代表智力的方法,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智龄只能比较一名儿童智力的绝对水平,而不能比较实龄不同的儿童智力的高低。例如儿童A的实龄是5岁,智龄是6岁,儿童B的实龄是10岁,智龄是11岁,2个儿童的智龄都比实龄大一岁,用智龄显然不能衡量他们智力的高低。;2)比率智商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Termen)将比纳——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修订成斯担福——比纳量表。斯担福——比奈量表的突出进步就是引入了(比率)智商(IQ)的概念,智商能够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成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指标。; 智商(IQ) = 智龄/实际年龄×100;
按这个公式就可以比较不同年龄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了,我们把这个智商称作比率智商。
前面那个例子用智商就能够比较了。
儿童A的实龄是5岁,智龄是6岁,儿童B的实龄是10岁,智龄是11岁。
A的智商:IQ=6/5 ×100=120
B的智商:IQ=11/10 ×100=110
显然A的智力水平比B要高。
。;比例智商的问题
但比率智商同样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30岁)却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年下降。这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智商(IQ) = 智龄/实际年龄×100
;3)离差智商
为了更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智力状况,韦克斯勒提出了新的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
;
离差智商的根据是: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按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就越少。这样,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组其他人的测验分数相比较来表示。
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它以标准化样本中每一年龄组被试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
公式为:IQ = 100 +15(X-X)/S
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力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衡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图底横轴的数值,代表智商分数,纵轴代表属于每一智商层次的人数(智商极高与极低者均占少数,中等者居大多数)。按图的涵义,可做如下之解释:
(1)人类的智商介于10与190之间,以0与200为极限。
(2)人类的平均智商为100,平均点之上下,在人数上各约占50%;
(3)智商90—110者称为中等智力,在人数上约占50%;
(4)智商110~120者称聪慧,120~130者称为优秀,130以上者称为资赋优异;以上三类合计约占25%。
(5)智商80~90者称为愚鲁,70~80者称为临界智能不足,70以下者称为智能不足。属智能不足者,在程度上又有轻度、中度、深度、重度之分。 ;;二、智力测验;三种最著名的智力测验;(一)比内智力测验;;1908年,比纳修订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使测验题目总数达到59个,并把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的儿童中有一半能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题目。儿童通过了哪一个年龄组的题目,便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力。
他将测验成绩用“智力年龄”表示,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2、比纳智力量表的发展;斯坦福—比纳量表;;;;3、中国的比内测验:
比内测验最早于1916年传入我国,·1924年陆志韦在南京发表了他所修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药健康】HIS中的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ppt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ppt
- 【医药健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ppt
- 【医药健康】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Drugs Acting on the digestive system.ppt
- 【医药健康】中药学总论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ppt
- 【医药健康】上消化道摄影检查.ppt
- 【全品中考复习方案】2016版(江苏专用)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像(6课时)(共184张PPT).ppt
- 【医学课件大全】胰腺疾病.ppt
- 【医药健康】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pt
- 【医学ppt课件】肝脾超声(下册).ppt
- 0905畜牧学一级学科简介.pptx
- 化工厂电厂拆除工程方案(3篇).docx
-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木工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中的作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实际情境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动技能训练与个性发展促进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与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校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与实践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高中物理“光学”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