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讲义(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讲义(精品)

一、一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 环境保护 优生优育 卫生立法 健康保护 健康保护:为预防控制疾病最主要的措施。是对易感人群实行特殊保护措施,以避免疾病发生 免疫接种: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等,这些传染病被称为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推行计划免疫可以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劳动保护:职业病可以通过劳动保护来预防,即消除暴露或将暴露减少到不危害健康的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使用替代原料、改进工艺流程和加强个人防护等 二、二级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慢性病 传染病 早期发现的措施: 筛检 定期健康检查 设立专科门诊 自我检查 二级预防的核心是早期诊断 发现并及早治疗各种癌前期病变,属于肿瘤的二级预防。 癌前期病变不是癌,但容易发展成癌 宫颈糜烂容易发展成宫颈癌 黑痣容易发展成黑色素瘤 萎缩性胃炎容易发展成胃癌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作出诊断后终止妊娠,属于遗传病的二级预防 如何做好二级预防? 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和有病早治的好处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开发适宜筛检的检测技术 三、三级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三级预防的措施: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疾病监测的三个基本特征: 只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只有将原始资料整理、分析、解释后,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只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后,才能在预防疾病时得到完全利用 二、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 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三、疾病监测的种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5种。 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艾滋病,共规定有7种国际监测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 某些省市还把对本地区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也列为当地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例如广东、海南二省把登革热列为本省的法定报告传染病。 各国的传染病监测规定的病种各不相同。 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 1、收集人口学资料 2、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包括漏报调查 3、人群的免疫水平 4、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 5、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其种类、分布及病原体携带 状况 6、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7、研究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 8、预测疫情 (二)非传染病监测 (二)分析资料 1、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认真核对、整理,同时了解 其来源和收集方法,因为错误或不完整的资料是 无法用统计学技术来纠正的,只有质量符合要求 的资料才能供分析用 2、利用统计学技术把各种数据转变为有关的指标 3、解释这些指标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反馈信息 必须建立反馈信息的渠道,使所有应该了解信息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及时获得,以便迅速对疫情作出反应,也有助于明确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 纵向包括向上反馈给卫生行政部门及其领导,向下反馈给下级监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横向包括反馈给有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专家,以及社区及其居民。反馈时应视对象不同而提供相应的信息。 监测信息可以定期发放。 WHO: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美国CDC: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port 中国CDC:《疾病监测》 (四)利用信息 五、疾病监测系统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利用实验室方法对病原体或其它致病因素开展监测 不但开展常规的流感病毒的分离工作,而且有信息的上报、流通和反馈制度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 主要是对医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以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 第五节 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和特征 二、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 三、疾病监测的种类 四、疾病监测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 五、疾病监测系统 六、信息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 七、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是长期、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