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冻土区斜坡路基基本理论及工程处理技术.docx

高原冻土区斜坡路基基本理论及工程处理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原冻土区斜坡路基基本理论及工程处理技术

高原冻土区斜坡路基的基本理论及工程处理技术——“路基工程理论与技术”读书报告1.概述1.1 选题的确定本选题基于王连俊老师课上提供的题目之一“特殊土与不良地质路基的设计理论与处理技术”,经过对相关资料与文献的查阅,本着一直以来对我国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青藏铁路”的好奇与兴趣,我决定选取高原地区的冻土路基作为本次读书报告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通过筛选和细化题目,最终选定“高原冻土区的斜坡路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2 高原冻土区斜坡路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冻土是一种特殊土类,它不仅具有一般土的共性,而且由于冰的存在,具有鲜明的冻土个性。这主要表现在它的性质不仅取决于颗粒的矿物和机械成分、密度、含水量,还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气候季节变化,引起土温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冻土的性质随时都是在变化的,表现为动态特性。在多年冻土区修筑路基以后,改变了地表与大气的热交换条件,使多年冻土地温重新调整热平衡状态。由于冻土的冻胀融沉特性,冻土路基普遍存在严重的病害[]。多年冻土区处于青藏高原,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年冻土,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统一隔水层,地下水出现了冻结层上水、冻结层下水、融区水等几种特殊的地下水类型。其地质条件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平均地温、含冰量、多年冻土上限等,这些控制因素再加上冻结层上水等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组合关系,决定了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而青藏铁路斜坡段路基是铁路长期运营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评价现今和未来斜坡路基稳定性能为铁路安全通行提供保证[]。人类的岩土工程活动,如土方开挖、填土等在加剧冻土退化的同时必将对多年冻土地质环境产生一系列扰动和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冻融冻胀灾害。与斜坡运动有关的斜坡失稳现象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对环境、工程造成的危害也最为显著[]。综上,开展高原区冻土斜坡路基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可以保障青藏公路与铁路安全畅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目前对冻土斜坡路基的施工处理技术,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西藏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2.冻土斜坡路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2.1 冻土斜坡路基的研究发展历程早在16世纪,文献中己出现有关西伯利亚和北美有冻土存在的报告;M.B罗蒙诺索夫曾发表“冻土地”的形成及其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等提出看法;著名的谢尔金探井(116m深度内)的冻土温度资料就在1925年测得;苏姆金的《苏联境内永久冻结土壤》专著于1927年出版,标志着冻土学己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多年冻土地区斜坡问题作为冻土学及滑坡学的交叉课题是在冻土区经济开发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冻土学的逐步成熟,多年冻土区斜坡研究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McRoberts和Morgenstem[]在1973年对冻土斜坡的失稳进行了划分,可分为热融泥流、表层流和双模流。我国在冻土滑坡分类方面起步较晚,研究资料也十分匮乏,周幼吴在《中国冻土》一书中曾对冻土斜坡失稳现象进行了划分和描述;近期牛富俊等根据斜坡失稳时所处的温度环境对青藏高原冻土区斜坡失稳类型划分为正冻土滑坡和正融土滑坡;正冻土滑坡分为崩塌型斜坡和蠕变型斜坡,正融土滑坡分为泥流阶地型、热融滑塌型和表土植被层蠕滑型[]。牛富俊等就热融滑塌这一冻土地区普遍存在且较难防治的斜坡失稳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其形成机理及自然消亡条件,认为当斜坡体开挖或受如河流侵蚀后融化土体将在临空面产生坍塌,土体坍塌后厚层地下冰处于半暴露状态或其覆盖层减薄,使得地下冰融化,融化水使塌落土体处于饱和、过饱和状态,而地下冰面又提供了良好的滑动面,饱和、过饱和的土体在聚集在冰面与土层间水的润滑作用下形成滑坡;滑坡进一步引起斜坡土体的开裂、坍塌和滑动,随着气温的波动,这种坍塌-滑动、再坍塌-再滑动周而复始地持续下去,但滑坡前缘的土体随着排水、固结及地下冰融化面的加深将逐渐趋于稳定。至于在冻土斜坡路基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王彩霞对冰冻地区路堑边坡流放进行稳定性验算;沈宇鹏在分析青藏铁路沼泽化斜坡路基稳定性分析时,依据冻融交界面位置和活动层的地温特征将冻土路基稳定性状态划分为冬季严寒期、春夏融化活动期、夏秋最大融深期及回冻活动期四个不同周期,并计算分析得出夏秋最大融深期的稳定性系数最小;薛强等分析了安多试验段抛片石通风路基在防护提高斜坡路基稳定性的作用[3]。2.2 冻土斜坡路基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冻土斜坡路基的稳定性分析区别于普通路基的分析,也就是增加了地温的影响。地温的变化,引发了路基内水分状态的变化,导致土体内部水分场的重分布,导致土体内的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内聚力、内摩擦角)和变形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等)都是温度的函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地温的变化是其它一切变化的根源。随着多年冻土地温的周期性变化,路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也不断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