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绿盲蝽诱杀色板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田绿盲蝽诱杀色板研究

棉田绿盲蝽诱杀色板研究   研究的缘起   2009年暑假期间家长带我到沧州献县探亲时,农民伯伯告诉我,棉田会受到盲蝽象的危害,如果不及时打药,会导致棉叶破裂、蕾铃脱落、棉尖变秃,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目前盲蝽象对棉花生产的危害已经超过了当年棉铃虫的危害,是棉农的一块“心病”。   从亲戚家回来,我心里一直想着农民伯伯说的话。对生物学一直有浓厚兴趣的我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事情呢?后来,长期从事农业害虫研究的有关专家教授向我介绍了棉田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现状等,给我找了《农业昆虫学》等几本参考书和相关科学网站。   通过学习参考书籍和查阅相关网站,我了解到我国北方棉田的盲蝽象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ur,见图1)为主。绿盲蝽在我国北方棉区一年发生5代,主要危害枣树和棉田。早春4月中下旬一直到6月上旬危害枣树,从6月上旬一直到10月上旬危害棉田??9月下旬陆续转移到枣树上产卵越冬。绿盲蝽已成为当前我国北方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对棉花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多年来,棉农只能用农药如有机磷、菊酯类药剂防治棉田绿盲蝽。由于生产上缺乏防治绿盲蝽的其他有效替代方法,造成了化学农药的严重不合理使用现象,带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   我在田间观察中发现,绿盲蝽常常在植物的花里面出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植物花香气味物质中有一种主要成分――苯乙醛,在资料里面发现在防治其他害虫研究中苯乙醛对昆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这一物质对绿盲蝽的引诱活性研究还未见报道。   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是最简单的芳香醛,分子式为C8H8O(见图2),以游离状态存在于一些植物的香精油中,为无色低熔点晶体,具有良好的挥发性。   同时,绿盲蝽也具有趋光性,对颜色具有选择趋性。基于此,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棉田绿盲蝽诱杀色板的研究方案,并于2009年8月开始了研究工作。      图1 绿盲蝽成虫      图2 苯乙醛化学式   材料与方法   本项目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实验药品、供试昆虫、工具器具等均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苯乙醛对绿盲蝽引诱作用的初探   配制供试药剂。用移液枪量取5mL丙酮放入25mL容量瓶内,取0.25mL苯乙醛放入该容量瓶中,并补充丙酮至25mL刻度线,得到苯乙醛的100倍稀释液。以苯乙醛100倍稀释液作为母液,取2.5mL该母液,放入另一25mL容量瓶内,配制成为苯乙醛1 000倍稀释液备用。   准备绿盲蝽成虫。供试昆虫为河北省植保所养虫室内人工饲养的绿盲蝽。挑取活泼、健康、大小一致的绿盲蝽成虫备用,并于实验前饥饿2小时。   “Y”形嗅觉仪准备。“Y”形嗅觉仪的组成见图3。它包括1个用玻璃制成的“Y”形管,其基部长20cm,内径2.5cm,两臂长约15cm,两臂夹角110°,每臂分别由两节玻璃管套嵌而成。“Y”形管内置1根“Y”形铁丝,铁丝端部穿过纱网。两臂分别依次接流速计(用于控制气流的流速)、装有活性炭和清水的广口瓶(用于净化空气)、气泵等。   引诱作用测定。将气泵电源接通,调节流速计,使两边的气流速度相同,均为500mL/min。“Y”形管两端放入滤纸,分别点滴1000倍苯乙醛丙酮稀释液200mL和丙酮200mL。挑选健壮活泼的试虫,将1头试虫接到“Y”形嗅觉仪出气端的铁丝上,使其逆气流而上,观察其行为。连续测试120头试虫。所有测试都在空气洁净、光线均匀、通风良好、相对封 闭的实验室中进行。测试时室内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0%?60%。统计结果,采用如下公式分析各物质对绿盲蝽化学趋性的差异。   反应率(%)=(诱集虫数+趋避虫数)/实验总用虫数×100%   诱集率(%)= 诱集虫数/(诱集虫数+趋避虫数)×100%   苯乙醛应用浓度范围的确定   测试方法同引诱作用测定。供试苯乙醛丙酮液的稀释倍数分别为1 000、10 000、100 000、1 000 000和10 000 000倍。采用前述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浓度苯乙醛丙酮稀释液对绿盲蝽的引诱效果。   不同颜色粘板对绿盲蝽田间诱杀效果实验   分别在枣树和棉田两种实验地进行实验。将红、橙、黄、绿、青、蓝和紫色的诱虫板双面均涂上粘虫胶分别置于棉田上方20~30 cm处和枣林(悬挂)内,7种颜色的诱虫板随机排列,其中每2块诱虫板的间隔不少于5m。在诱虫板悬挂5天后统计粘在各色诱虫板上的绿盲蝽成虫总数。   黄色诱虫板涂抹苯乙醛适宜浓度(丙三醇稀释)的筛选实验   在棉田间进行实验时,苯乙醛采用丙三醇稀释,分别稀释2 000、4 000、6 000、8 000和10 000倍,并设单独涂抹丙三醇处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