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组织策略.docVIP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组织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组织策略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组织策略    [摘要] 青少年科技活动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社会力量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运行的组织策略层面,探讨如何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对扎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 科技活动 科学教育      青少年科技活动隶属于“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范畴,指科学课堂教学之外所实施的与科技传播、应用相关的一切活动,最早由中国科协在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后正式提出。根据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人群的划分,各地《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也得以产生。“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显示了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视,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促进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从这个意义上说,扎实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就必须从宏观的社会化教育工程视角,深入探讨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组织的保障机制。   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分析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在学校教育中凸显为两条线:第一,学校是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组织的主渠道。学校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出发,通常会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与科技相关的探究性、应用性、技能性、体验性或游艺性活动等;第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组织渠道。如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社会力量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社会力量包括系统上下的科协、共青团、妇联、体育局、环保局、关工委以及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其中尤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典型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科协发起与开展的具有规模性与代表性的各类科技活动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大手拉小手――中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科学俱乐部活动”、“科技夏、冬令营”、“少年电子技师活动”、“科普主题活动”等。   二、学校科学教育整合校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困境   1.认识上的附和与具体落实的错位   应该说,当前中、小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对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意义认识明确,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纲领性文件比较认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笔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的思想作崇。由于长期以来在中国人头脑中所形成的以科举为特征的教育文化与价值观,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之下,强调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活动,由于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与升学成绩没有直接可视化的效果,因为参与活动与升学率没有直接关系,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积极性就不高。   2.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活动开展呈现“短板”效应   当前我国校外科技活动的实施中还存在着较明显的“体制性障碍”,如科协、妇联、共青团、体育局等作为发起者在组织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往往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就需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对其下属单位发文件才能奏效,这样容易导致组织工作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或各行其是。有时不同地方或不同部门出于各自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仅在其需要时,以文件发放方式,要求中、小学校参与组织科技活动,却没有深入研究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与学校科学课程匹配程度明显不足,缺少长久的工作规划与运转机制,因而活动开展只能呈现短期效应。   3.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可利用的场所或资源差别明显   学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渐改善,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也开始重视,每年投入课外科技活动的经费不断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视,以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科技活动场馆建设数量大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中、小学校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所能够享受到的资源,城、乡的可利用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农村基层学校,缺乏必要的课外科技活动场所和资源。一些贫困地区的县、乡财政比较困难,教育经费更是短缺,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无钱购买实验设备,无钱配发图书、仪器,兴建科技活动室。   4.科技辅导员师资队伍不稳定,常规化工作的“长板”效应不明显   科技辅导员作为一支专门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也由于体制性障碍,还存在着科普师的职称评定与无法聘岗之间的矛盾。导致科技辅导员队伍不太稳定,在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不能将科技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中来。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组织策略分析   1.学校教育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