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们关注话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我们关注话题

2007年我们关注话题      盘点2007:十月怀胎的年代,孕育辉煌的年代      2007年的新闻传播研究,话题相对集中,亮点时有闪现。   新闻理论方面,探讨信息公开政策,关注公平正义与媒介责任,系统探讨新闻精神较为突出。   本年内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界普遍认为这些法规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提升了媒介的公信力,保证了舆论监督的顺利展开。{1}特别是《突发事件应对法》二稿中删除了引起广泛争议的第57条“传媒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的内容,得到学者普遍赞许。有学者认为,“草案规定前后的变化,可以看作是从‘事先预防’到‘事后追惩’的一次媒体理念转变……这是实践新闻自由和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合理设计。”{2}   新闻媒介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话题,也在本年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传媒引领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话题较为集中。有的文章指出,新闻传媒应从两方面来发挥作用,一是及时地发布涉及公众利益重要的信息,不同阶层公民知情权和实际利益同等重要。二是忠实地表达不同阶层公民合理的心声、愿望、意见,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言论提供同样机会和自由。新闻传媒可以从观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3}这些论述注意到当下新闻传媒功能定位的“势利”倾向,呼吁为弱势者提供公平表达的机会。   关于新闻职业精神的系统研究,主要体现在今年出版的《新闻精神论》(杨保军著)一书中。作者认为新闻精神是新闻活动者对待新闻活动的基本态度、价值理想,以及进行新闻传播的方法理念,核心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服务,蕴藏在新闻精神背后的是公共精神和民主精神。{4}如果说新闻专业化解决的是新闻操作层面的问题,那么新闻精神解决的则是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观的问题。   新闻业务研究方面,话题较为分散。其中关于报纸版面视觉轨迹的研究,以及对一篇典型报道的批评,多少有些显著度。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室,年内发表了国内首次运用眼动仪对读者阅读中文报纸版面的视觉轨迹进行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在第一视觉落点附近的部位,受到的视觉关注较多。左侧位置的视觉吸引力要强于右侧位置,上部强于下部。传统报眼在视觉注视上,并不占优势,这就是“注视就近原则”。该研究还提示,新办的报纸需要用稳定的报头――报纸的视觉识别标志来吸引读者注意。但对一家相对成熟的报纸而言,报头位置的适当改变可以活跃报纸的版面,避免千篇一律的报头位置给读者带来的枯燥感。{5}该成果为中国新闻业务研究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对报纸传统版面观提出了挑战。   典型报道是中国特有的新闻体裁,在宣传领域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本年初,很多读者对农民日报刊发的《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县委书记黄爱国》这篇典型报道表示反感,讥之“肉麻”。有的文章分析,原因在于作者“采访意图、路径虽正确,但写作硬伤明显”。在受众价值取向多元,自主意识增强的时代,“典型报道陋习积重难返,受众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作者指出,典型报道的出路在于: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掌握好分寸,说话切忌过满过绝,要把“典型”当人来写;以事带人,用“事实”说话,让群众出来说真心话;报道先进典型,记者更需坚守职业道德等。{6}典型报道中的过度溢美,同样违反新闻真实原则,写作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指导思想也要真实。   新闻传播史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体例、方法与视野的讨论和一些史实的考证上。   本年《新闻大学》杂志连续发表有关新闻史研究的讨论文章,文章来自老中青三代学者,讨论中作者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存在“革命史化”的问题;他们提倡以历史本体论作为导向,注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强调新闻史的研究应该以传媒为主体,而不能像其他史学那样,仅把传媒作为论证问题的资料或证据,应展现“历史的报刊”。此外,有研究者指出,目前的新闻史中对清末民初革命派报刊的道德失范现象多采取隐瞒与回避的态度,以政治评价代替新闻职业道德评价,张扬其政治上合理性的同时忽视了新闻道德问题。这无疑在提醒当下治史的人注意,无论报刊在政治上是否进步,都不应该缺乏报刊应有的职业道德维度。{7}   在微观史实上,有研究者对巴黎和会的真正采访者进行了考证,认为胡政之不是采访巴黎和会唯一的中国记者。{8}还有文章就循环日报的创办者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提出该报的真正创办者是香港中华印务总局,也是该报的实际股东和领导机构,而以前被视为发起人和创办者的王韬,与该报只是聘任关系。{9}   媒介批评方面,研究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传媒在实践中出现的道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与分析,倡导新闻专业主义。   本年初“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呈现报道的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借弱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