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时代法律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b2.0时代法律思考

Web2.0时代法律思考   一#65380;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出的网络侵权的话题      2006年,一部风行网上的短片及其引发的激烈争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65377;   这部短片的名字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素材主要来自导演陈凯歌的新作《无极》,作者是胡戈#65377;这个时长为20分钟的短片套用了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法制在线》的形式展开整个故事,围绕《无极》中出现的那个馒头,串联起电影中的镜头与人物,加上时下流行的广告插播#65380;RAP音乐等元素,令许多网民感到“新鲜而好玩”,引起了网民的疯狂追捧,网上人人争睹“馒头血案”,胡戈也因此获得了“2006网络第一红人”#65380;“馒头血案之父”等称号#65377;网友们还毫无保留地将“2006年百花奖#65380;金鸡奖#65380;金马奖#65380;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情奖”等一系列“大奖”倾情“颁”给了他#65377;   可影片《无极》的导演陈凯歌愤怒了!陈凯歌认为,胡戈创作《馒头》属于侵权行为,并表示将诉诸法律#65377;而网民们一致表示:支持胡戈#65377;2006年2月12日,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起了支持胡戈的签名帖,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击支持,甚至有网友声称要发起网络募捐,为胡戈壮大声势#65377;   胡戈的行为侵权了吗?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王自强2月1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从著作权法律意义上说,如果用于介绍情况或者阐明一种观点,适当地或者少量地引用他人的作品是著作权法所允许的,也就是说,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65377;但是超出了介绍情况或者阐明一种观点这个前提,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65377;就《馒头》这个个案来看,是否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应该由司法机关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65377;   《馒头》事件暂无结论,但却明示我们,网络的发达和普及,带来了新观念#65380;新问题,网上纠纷错综复杂#65377;作为网民,我们有义务自觉遵守现存法律和网络传播的法规#65377;      二#65380;网络侵权的表现      网络侵权问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我国目前的各类法律中对此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65377;《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把网络侵权的概念定为:“通过网络从事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和利益的行为#65377;”我们一般所说的网络侵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侵权的行为#65377;   就目前的各种网络侵权现象来看,网络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形式#65377;(一)侵犯隐私权#65377;指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在互联网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65380;披露他人隐私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私人领域而构成的侵权#65377;(二)名誉侵权#65377;指通过网上登载作品侵犯公民或法人的名誉,并使其社会评价降低或贬损而构成的侵犯#65377;(三)网络域名侵权#65377;(四)知识产权侵权主要是侵犯著作权和商标权#65377;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了有些复制(供用户浏览#65380;学习#65380;研究等十二项)不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外,复制作品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视为对版权人的侵权#65377;      三#65380;治理网络侵权的难点      自2005年9月开始,中宣部#65380;公安部#65380;信息产业部等八部委针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行动#65377;日前发布的治理成果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各地共查办网络侵权案件172件,关闭“三无”网站76家,对29家侵权网站予以78.9万元罚款处罚#65377;2006年2月15日,国家版权局还公布了近期中国查处网络侵权盗版行动的12个重大案件#65377;   仅从数字上看,收效还算不错,但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却无异于杯水车薪#65377;治理网络盗版侵权的难点在哪里呢?诚然,网络侵权盗版涉及面广#65380;隐蔽性强,易删除#65380;取证难,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网民的观念问题#65377;网民们认为:网络的特性就是方便#65380;快捷#65380;开放,只要能为网民尽可能多地提供服务(当然包括娱乐信息)的网站或个人,不管它的内容来源是否合法,就是好的网站或网络高手,就能聚集人气,得到追捧#65377;因此,很多网民几乎是在无意识中当了侵权者,还“成全”了更多的人继续侵权#65377;   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头十年被称为Webl.0时代,现在进入了Web2.0时代#65377;在Web1.0时代,网络主要是完成“人机对话”,通过软件让机器完成文档处理或者获取信息,比如办公软件#65380;ERP软件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