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训一体”内涵分析与操作建议
“研训一体”内涵分析与操作建议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中,“研训一体”的提出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从实践的视角来审视,“研训一体”的方式远未落实。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研训一体”的内涵尚未分析清晰,导致实践操作无“本”可依,含糊不清。
一、“研训一体”的内涵分析
无论是引导教师研究还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研”与“训”之所以要走向“一体”,最基本的假设是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且能相互取长补短。因此,要廓清“研训一体”的内涵及特征,先要认清两者的所长与所短。
“研”的本质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问题成堆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教师来说,“研”应是一种出于自身实践需要的主动状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问题、麻烦,而找不到现成的解决方法,就需要通过研究(模仿他人的方法、自己提出假设并尝试等)来寻找解决之道。“研”是教师为了摆脱实践中的困难而发生的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学习他人经验、假设、尝试、反思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与实践动作的总和。
在想象中,教师的“研”之路应走得相当主动:他们“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语)。但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的“研”之路走到“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之后就走不下去了:今日工作中有这个问题,明日的工作中仍有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其中,教师们缺乏先进的理念与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关键原因。而先进的理念、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需要通过介绍、讨论、尝试、反思、总结等手段予以支持。
“训”的本质正是有组织地传递知识、技能、信息、标准等。目前,教师培训的模式一般是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等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对象、时间等,并以听讲座、观课等带有明显的“告诉”痕迹的形式为主,教师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实际需求与培训内容之间的严重脱节:一方面,培训组织者安排的??容,教师不一定能较好地理解与实践;另一方面,教师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被动的状态中,培训的低效是必然的。然而,这种模式却有着强大的组织行政功能:统一规定学时、规定人员、规定考核等,使得教师“必须要参加”。
综上所述,通往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之路与“训”之路具有目标一致性以及相融性与互补性。“研训一体”就是要以“研”之“需求主动”补“训”之“需求被动”,以“训”之“组织行为”补“研”之“自发状态”,使得两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因此,笔者认为,“研训一体”即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在帮助教师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传递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标准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必要的台阶,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拾级而上”,并由此不断打开成长空间。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1.适切性
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教师量身定制研训课程,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依次而进、顺次提升、不断开拓的特点。
2.参与性
参训教师深度介入研训过程,在研训中不断思考,积极地梳理、探索、总结。
3.实效性
从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到探求问题答案过程中的引领,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其策略的提炼,步步落实,实效显著。
二、“研训一体”的操作建议
针对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研训一体”操作模式。但无论是何种模式,其实施都绕不开课程的制定、过程的安排、活动的展开、时间的分配与作业的设计这些关键因素(见表1)。笔者就这些因素分别提出如下操作建议:
1.注重研训课程的生成:将确定研训内容的过程纳入研训学时
根据教师需求量身定制研训课程才能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有序、持续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量身定制研训课程的基础是了解研训对象的需求。
曾听一位领导介绍,德国人在做校长培训时,先让七八位校长聊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聊那么一两天后,将问题确定下来,然后分头去实践;一段时间后再来聊,然后再分头实践;然后再集中起来聊……
在笔者看来,这种舍得花时间来整理校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并将此视作重要培训内容的做法,远比我们目前还在流行着的事先由培训机构确定的做法要有用得多。未聊之前,这些问题也许只在校长的脑海中闪现(不管是一闪而过还是常常闪现),而开聊之后,因为语言的表达及在团队中必然产生的共鸣、反驳、建议、质疑、整理等动作的作用,问题的实质会逐渐露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会逐渐形成,根据假设所需要传递的知识、技能、信息等培训内容才能“对号入座”。当校长们在培训中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新的触发点并分头实践后,聊的内容已从“最初的问题”进展到“实践中的得失”,同样因为在团队中的语言表达及其带来的互动作用,还有相关知识、技能、信息传递的介入,使得“实践得失”所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