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韩教育交流史上佳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韩教育交流史上佳话

中韩教育交流史上佳话   世界上也许找不到像中国和韩国这样,因为历史原因相互隔绝了近五十年后重新建交,并在短短十几年中,政府和民间的交流恢复和发展得如此之快的国家了。而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政府间合作,又有民间呈星火燎原之势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24日建交后,于1995年7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大韩民国教育部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此协议至2004年年底,已两次续签。两国的高等院校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推动下,中韩两国200多所高等院校互相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双方每年互派教育行政官员代表团、学者团、教师团互访,互换10名政府奖学金生。截止2004年12月,韩国在华留学生数累计43617人;中国在韩政府奖学金生累计40人;中国在韩自费留学生人数超过10000人。应中国政府的邀请.韩方自1999年开始每年选拔100余名高中教师到中国进行为期4―6周的短期汉语培训。   在汉语教学方面,到目前韩国已有120所大学设立了中文系,就中文系录取分数来看,有个别学校已经超过英语系的录取分数:汉语已作为高考的第二种外语可供选择;有关中文方面的学术研究团体多达30余个,每年发行有关中国语文学的学术杂志不下20多种。目前韩国在任中文系的韩国专任教授大约有450名左右。来自中国的各类教师总人数约有近280人左右。应中国政府的邀请,韩方自1999年开始每年选拔50名高中教师到中国进行为期6周的汉语培训,随着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个数字目前仍有增加的趋势。在全球推行的HSK汉语水平考试,韩国2004年参考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22301人。据初步统计,韩国内已经接受过各种汉语教育的人数,累计达30万人以上。   在这些具有说服力的数字背后,都有着一桩桩生动感人的故事。      异国祖孙忘年交      50多年前,李承奎就渴望能够亲眼看一看中国。李承奎说:“韩中两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文化、习俗相近。我热爱中国,还因为中国是非常友好、仁义、讲信用的国家,中国人民身上具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直到1995年李承奎实现了首次中国之行,从此,更加坚定了他学习中文、了??中国文化的决心。当时已近70高龄的他进入汉城首都语言学院。2000年,他再次来到中国,与另一位韩国老人韩周镒专程参加了曾经在“韩国语演讲比赛”中,勇夺第一的北京语言大学韩语系学生吕爱辉的大学毕业典礼。   一位汉族女孩竟然能如此自如地用韩语表达出对韩国文化的深刻认知,深深地打动了正在汉城首都语言学院修习中文的李承奎老人的心,他视吕爱辉为自己的孙女一般,并给吕爱辉写了一封信。   “1998年底,当我收到李爷爷的第一封信时,简直不敢相信这么熟练漂亮的一笔汉字竟出自一位韩国老人之手。”吕爱辉回忆说。从此,异国祖孙情在韩国老人与中国女孩之间建立起来。   1999年7月,在李承奎等的帮助下,吕爱辉开始了一个月的韩国之旅。“每到一个地方,李爷爷不仅让我了解韩国,而且他积极地向一些不十分了解中国的韩国人介绍中国。”   2001年,古稀之年的李承奎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他的中国孙女在同年到韩国攻读研究生。   目前,韩国的“希望工程”东润奖学会在中国的大学内设立奖学金已有5年,而这一奖学会的创办人,正是已77岁高龄当年资助过吕爱辉的李承奎老人。   “在韩国像我这样致力于韩中教育交流的人已越来越多。我衷心祝愿韩中友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李承奎动情地说。      “中韩合作”似奔马      2005年8月22日,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支援项目资助的第5批亚洲访问学者结业仪式在汉城举行,其中有35位来自中国。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金在烈先生在发言中感慨地说:“对于各位学者来说,也许是第一次经历今天这样的送别仪式,而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第5次了。而且在各位带着研究成果满足地离开韩国的一个星期后,我将第6次迎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又一批50名学者。”   1974年11月,韩国SK集团已故会长崔钟贤,用私人财产5540万韩元捐赠成立了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当时金在烈作为崔钟贤会长的得力助手,成为财团的当家人。至1997年底,已经增值为220亿韩元的财团基金经营了海外博士奖学、汉学研修奖学等5个奖学金项目。金在烈先生自己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从事于东方文化的振兴事业和中韩教育文化的交流工作。在中国使馆教育处的大力协助下。财团从2000年开始每年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主要大学邀请50位博士,到韩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提供所有研究经费及必要的研究条件,其中中国学者占到70%。奖学金受惠者的义务只有两条,其一是完成研究任务后必须回本国服务,其二是不得从事任何副业。2004年,在金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