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桥匝道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报告表.docVIP

玉屏桥匝道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报告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屏桥匝道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报告表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玉屏桥匝道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南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建设地点 南平市天官岭 建设依据 建设依据 建设性质 改建 行业类别 建设规模 道路全长177.717米 建设规模 道路全长177.717米 总投资 65万元 环保投资 2万元 资源类型及年开发量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是改善城区景观,做精做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市民出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近年来的改造建设,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基础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城区用地条件复杂,路网结构不尽完善,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长、片区改造拆迁量大等因素,仍然存在部分路段路面窄、坡度大、环路少、消防通道不足。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等问题。为改善天官岭周边道路交通状况,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由福建省南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玉屏桥匝道进行改造,该建设项目投资65万元,建设道路全长177.717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和环保局的要求,该项目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业主于2009年4月委托石狮市阳光环保技术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2、区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玉屏桥匝道改造工程由滨江路(延平区法院与市图书馆之间)至玉屏桥桥头,道路全长177.717米。 南平市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地区,地处东经117°50′-118°40′,北纬2°15′-25°51′之间,东与古田为邻,西北与顺昌相接,西南与沙县相邻,南与尤溪交界,东南与闽清接壤,北与建瓯毗邻。 2.1.2、地形地貌 南平市处于闽中“V”字形大谷地的最低处河谷,地表形态破碎,高程变化大,地形地貌属东南丘陵区,整个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79%。该市地层发育较全,除个别白垩系外,从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地表层为第四纪残破积层,红色或褐红色粘土或亚粘土,覆盖层厚度为2-5m,局部地区达10m以上。地下水位深度大于2m,上层及风化岩地耐力15-70t/m2,地震烈度为6度。 2.1.3、气候特征 南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夏季炎热,冬无严寒,雨季明显、潮湿多雾及静风多等特点。 全年平均风速1.0m/s。静风频率较高,在46—52%之间,全年平均为49%。年主导风向以静风为主,其次是NE,频率8.8%。 年平均气温19.3℃。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9.1℃;七月份为极热月,平均气温28.5℃。 多年平均降水量1663.9mm,平均降雨日数为164.7天。最小月平均降水量出现在11月,为43.5mm;最大月平均降水量出现在5月,为300.4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蒸发量为1413mm,年平均雾日51.3天。 2.1.4、水文 南平市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共有一江(闽江)、三溪(建溪、富屯溪、沙溪)等七十二条溪流。沙溪、富屯溪在沙溪口汇合成西溪;西溪与建溪在南平市水东汇合成闽江。 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宁化县,流域面积60992km2,主干流长559 km,在南平市境内的长度为75 km,多年平均流量为1969 m3/s,年径流量623亿m3,河道平均坡降0.5‰。保证率为90%时枯水期流量取150.85 m3/s。 项目废水至城区雨水、污水管网,入城市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排至闽江。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宁化县,流域面积60992km2,主干流长109 km,在南平市境内的长度为75 km,多年平均流量为1969 m3/s,年径流量623亿m3,河道平均坡降0.5‰。保证率为90%时枯水期流量取150.85 m3/s。 2.1.5、资源 南平市区域森林资源丰富,享有“绿色金库”之誉称。森林覆盖率为72%。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典型的植被为湿性常绿阔叶林、带绿—落叶林。主要人工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还有部分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木。经济植物种类丰富,多达60多种。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矿产有铁、铜、钽、石灰石、花岗岩等。 2.2、社会环境 南平市下辖一区四市、五县,全市总人口313.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1.69万人,非农业人口102.1万人。延平区下辖3乡13镇、6个街道办,全区土地面积总面积2659.66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农业人口22.7万人、非农业人口27.7万人。2007年南平市国民生产总值为436.3亿元、比增10.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1亿元,农民纯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