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docVIP

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

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   近年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从《美人心计》、《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到《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千山暮雪》等,不断引发收视热潮,俨然成为当下电视剧重要的类型之一。电影方面同样如此。2010年徐静蕾执导的《杜拉拉升职记》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仅用1500万元的投资就斩获1.2亿元票房,创造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佳绩;也在这一年,张艺谋以国际大导演身份垂青《山楂树之恋》,票房更是高达1.6亿,缔造内地文艺片近10年的纪录;2011年票房黑马《失恋33天》成为全年大陆电影的亮点,再次把网络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关系凸显出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但是,如果单从审美的角度考量,当下热播影视剧的网络原文本难称精品。与经典小说占尽艺术优势,提供如思想主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种种故事资源不同,网络文学由于门槛较低,广泛存在着语言耽美、经验贫乏、故事单调等缺陷。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编剧几乎都要大动筋骨,祛除大量内心独白,增补许多情节内容(尤其是在注重剧情的电视剧方面)。我认为,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重要的创作资源,根本原因不在于艺术自身,而是艺术之外的媒体优势;或者说,媒介的特殊性(网络)使得媒介内容(网络文学,进而影视剧)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貌,正是艺术的“另一种可能”吸引了观众,成为网络文学改编剧“热播/映”的基础。   网络改编影视剧的“另一种可能”,首先表现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出现,使之带有众多的隐秘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影视剧的消费程度。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观点早是老生长谈。它之所以振聋发聩,就在强调媒介不再仅是工具,本身也是信息。这意味着:媒介类型不同,所传播的信息也不同;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代表传播技术、工具的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传播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息。网络的出现也不例外。由于特殊的传播方式,它所传播的内容与传统媒体存在根本的区别。众所周知,影院环境的仪式性使电影内容具有梦幻性,厅堂环境则令电视??故事带有日常性。这两种媒介或公共或家庭的传播方式使得自身的传播内容难以真正地袒露自身的欲望与秘密。即便是电影这种表现深层欲望的媒介,也需要为表现原欲采取诸多复杂、曲折、隐喻的修辞策略,使不被允许的“原欲”成为可被承认的“梦幻”。与之不同,网络的传播方式极具个人性,所传播信息与内容带有隐秘性。这决定了网络文学可以毫无节制地放纵欲望、肆无忌惮地表现负面的人性内容、纯粹甚至极端的自我中心等倾向,由此而来的改编剧存在着极强的个人性。如2011年被誉为投资性价比最高的《失恋33天》,叙述了一个完全基于自我的爱情故事,其重点不在于爱情的道理,而在于失恋后的自我保护。影片关于爱情的人生道理,听起来耳熟。如婚庆公司的老板“大老王”所说的,时间是治愈失恋的最好的药。这连自己都说很俗气,没有新意。张阿姨说:爱情类似于电冰箱,出了问题,就要修理。这虽然很形象,但也不外是要女人包容男人偶尔的出轨,即是一种爱情的妥协主义。再如片尾时,借采访人的口,说忘记爱情的最好方式就是投入下一段爱情。这些均无关于自我的反思,而是滥情主义、逃避主义的表现。因此,关于爱情的道理并非影片的亮点。   我认为,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影片直言不讳地解开了爱情美丽面纱后面的自我中心主义。它不同于追求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而是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的个人主义。如在恋爱中,黄小仙总是要求前男朋友陆然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在与王小贱的交往中,也正是后者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最后浪漫地相爱了。“硬软件”俱佳的魏依然选择李可,不外是因为对方是自己能够掌控的“物质”,极端的自我充斥其间;黄小仙最亲近的“闺蜜”冯佳期同样极端自我,不顾和黄小仙长期的同性情谊,横刀夺爱,与陆然走到了一起。当然,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王小贱为了替黄小仙出气戏弄陆然的场景。陆然虽然一直试图“和平”分手,此时遭到当众羞辱,内心的羞怒在愤然离场中一览无遗。然而,事后,不仅王小贱没有丝毫伤害他人的愧疚感,就连被动配合的黄小仙,也毅然决然地独白,她要的就是这个“势均力敌”的效果。即在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思路中,当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要对伤害自己的人进行报复。影片还讲述了张阿姨年轻时,在丈夫陈老师“出轨”、“犯错”的关头,虽然包容、回避丈夫的“犯错”,但背地里也去“修理”了可能插足的“第三者”。可以说,影片的笑点,都是那些情感报复的种种实践,但其中恰恰暴露出极端的个人性。不仅如此,网络文学这种极端的个人性也包括纯属个人的、特殊的人生领会。如黄小仙看着陆然乘坐出租车远去,自尊心突然崩溃。在这一瞬间,她体会到“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客观地说,这种瞬间的人生体验在特殊时刻具有真切的个人体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