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元培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

蔡元培办报活动与新闻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倡议者和积极参与者,他参与创办的《苏报》、《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等报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报刊,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助成了《新潮》、《国民》、《新青年》等杂志,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更是对中国近代新闻实践及新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新闻活动述略      综观蔡元培一生,其新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前期(1901年-1916年):创办报刊,鼓吹革命,宣传新知,唤起人心。   1901年10月中旬至11月间,蔡元培与张菊生(元济)、赵从藩、杜亚泉等创办旬报《开先》报,这是蔡元培办报活动的开端。其创办《开先》报的目的,就是希冀以此种手段来启发民智,唤起民心。至十月二十二日,《开先》报改为《外交报》(旬刊),其宗旨是使朝野“周知世界,免遭物竞之惨”。此刊连续出版达十年之久,是我国最早介绍国际动态和知识的刊物。[1]   嗣后,蔡元培先后参与创办《苏报》(1903年)、《俄事警闻》(1903年,后改为《警钟》)。1907年在德国留学期间,蔡元培参与李石曾(煜瀛)、吴敬恒、张人杰等在巴黎筹办《新世纪》周刊之事,并供给文稿。1913年,蔡元培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新闻记者同志会会长。二次革命爆发前后,蔡元培与汪精卫、张继、吴稚晖等创办了《公论》晚报,1913年蔡元培赴法留学,曾与汪精卫、李石曾等筹办《学风》杂志、与吴敬恒、李石曾等发起组织“世界编译社”,均未果。1916年,蔡元培与汪精卫、李石曾等有感于欧洲“一则因学理之发达,而精神物质之文明,乃进步而不已也;一则因民权之发达,而平民制度之基础,因以确立,且亦进步而不已也”,创办《旅欧杂志》,三人编辑,“以交换旅欧同人之智识,及传布西方文化于国内为宗旨”[2],介绍世界大事、国内要闻、旅欧华人近况等。   在蔡元培前期的办报实践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时期是:   1、《苏报》时期。1902年3月,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该会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蔡元培担任会长。不久,蔡元培与蒋观云、黄宗仰、林少泉等又创办爱国女学。10月间,南洋公学发生全体学生退学风潮,退学学生百余人组成爱国学社,推蔡元培为总理,吴稚晖为学监,教员中有章太炎等,社址设在南京路泥桥城福源里。爱国学社与《苏报》订立约定,每日由学社教员任论说一篇(七人迭任之,一周而遍),而苏报馆则每月助学社一百银圆,成为爱国学社之机关报。蔡元培、章太炎等也借《苏报》这一阵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蔡元培所作《释“仇满”》、与章太炎、柳亚子、邹容等合撰的《驳》等文章,皆言词激烈,极力宣传反帝、排满、革命。“苏报案”发后,蔡元培遂避居青岛,直至案结后方返回上海。   2、《俄事警闻》时期。1903年12月15日,蔡元培等创办了日报《俄事警闻》,由甘肃人陈竞全出资,王小徐任编辑,蔡元培与汪允宗任论说及译日文报,编辑所在南京路后面。蔡元培曾在该报发表其小说《新年梦》(1904年2月),他说:“是时西洋社会主义家废财产、废婚姻之说,已流入中国。孑民亦深信之,……揭《新年梦》小说以见意。”[3]于2月25日出版终刊号,26日起改为出版《警钟》报,仍由王小徐任编辑,因王主张不直接谈革命,以避干涉,意见不合而离去,蔡元培遂任编辑,宣传革命,言论大胆。   3、《民立报》――《公论》报时期。二次革命爆发前后,蔡元培与汪精卫、张继、吴稚晖等创办了《公论》晚报,7月16日创刊,至30日停刊,共十五期。该报附入《民立报》、《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强报》附送,鼓吹讨袁。      (二)中期(1917年-1923年):倡导新闻教育,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鼓励学生办报办刊。   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次年元月4日到职。在9日的就任演说中,蔡元培指出大学的任务是研究高深学问,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4],并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北大期间,蔡元培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促成了《新潮》、《国民》等杂志诞生。《新青年》也以北大为阵地,高举文学革命大旗,成为五四运动之先声。   1918年,邵飘萍“以我国新闻事业之不振,良由新闻界人才缺乏之故”[5],建议北大开设新闻研究课程,以培养新闻人才,发展新闻事业,蔡元培欣然同意。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遂于1918年9月21日发起,至10月14日成立,为我国“报业教育之发端”[6]。蔡元培为之草拟了章程,规定该会以“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宗旨,研究对象包括:新闻之范围、新闻之采集、新闻之编辑、新闻之选题、新闻通信法、新闻纸与通信社之组织,并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