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电视购物广告新闻GDP主义产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假电视购物广告新闻GDP主义产物

虚假电视购物广告新闻GDP主义产物   2010年3月15日,中国新闻网转发一条消息,有网友因深受电视购物之害而在网上发起孝子联盟,助老人免被电视购物忽悠。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电视购物依然是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如今,每天打开电视,那些屡禁不止的医疗、保健、美容等虚假广告依然充斥着电视荧屏,从“不花钱的超低价手机”,“不用交上网费的笔记本电脑”,到具有各种神奇功效的“全球限量”金手链、项链、大钻石之类的购物广告……电视购物广告几乎被受众们认为是视觉垃圾,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今年春晚,由李伟建和武宾表演的相声《超级大卖场》也拿电视购物“开涮”,李伟建称“就是把一根牙签夸成参天大树,把一只猴子夸成齐天大圣,把一间小屋夸成豪华别墅,只要能赚钱就要不择手段”,着实对电视购物行业的诸多怪现象进行了讽刺。      电视购物怪现象及其根源   根据我国《广告法》的规定,虚假广告是指以欺骗方式进行的内容不真实的广告宣传。鉴别广告的真实与否,要看广告宣传的内容是否都有事实根据,还要看广告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与用户或消费者所实际购买到的商品或服务是否一致。虚假广告根据其欺骗手段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欺诈性广告,吹嘘、夸大性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性虚假广告三种。①虚假广告的播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透支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一般广告发布前通常要经过“广告主提出申请――相关部门批准――媒介审查发布――相关部门监督”四个阶段。而媒介在其中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虚假广告的出笼,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受众大多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信息来获得对广告产品的认知。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来规范电视购物虚假广告,国家也三令五申要对虚假广告进行严惩,但收效甚微,相反,虚假广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2009年3月15日至2010年3月14日,全国工商系统12315投诉举报热线共受理电视购物类申诉2686件,比上年增长55.17%,增幅较大。   为什么有的购物广告假得过头,但依然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视荧屏呢?   虚假电视购物广告之所以生命力如此旺盛,与其背后利润丰厚的利益链条有着密切关系。某些电视媒体不顾社会责任,眼睛只盯着广告费,对广告内容把关不严,致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媒体是虚假广告产业链中得利最大的一环。而消费者权利意识淡薄,也为虚假广告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据人民网粗略计算,以国内一线卫视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每分钟5000至7000元的广告收费计算,一段10分钟的电视购物广告成本在5至7万元。而假设在节目播出的10分钟内,能接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打进的1000个电话,按有效订购电话20%计算,有200个打进电话的消费者会购买,从每个消费者身上也至少要赚250元,才能不亏本,这还不包括运费、人工费、税收等成本。因此,一些电视购物广告在各大卫视疯狂宣传的同时,亦在不断虚抬产品价格,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暴利。②国家虽每年都要出台相应法律来遏制虚假广告,但执行力度值得商榷,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媒体有恃无恐。今年2月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12部委出台《2010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对医疗、保健、非法低俗广告重拳出击。但类似这样的意见出台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受众对此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虽然有些媒体及广告商得到了相应惩罚,但违法的成本远远低于其获利,这也是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对虚假广告采取的主要是事后追究的监管方式,只对药品等少数几个行业的广告实行事前审查制。即便是药品之类需经事前审查的广告,在虚假广告所能带来的暴利面前,有些广告主也往往可以对原来送检的广告版本进行增删甚至篡改。比如2006年被药监部门公开叫停并取缔广告批准文号的黄金搭档,就是通过篡改审批内容的方式增加了许多虚假广告信息,于是很多虚假广告就绕过了政府监管。③虚假广告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广告业的健康发展,致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极为不利。GDP主义的核心就是要把中国社会货币化或者商品化。杜绝新闻GDP主义,并不是说媒体不能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媒体担负着传播信息、教化大众的职能,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治虚假广告的对策   如何防治虚假广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媒体要严格自律。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置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而且,新闻媒体要对其广告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如职业法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