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不断,拯救10年那个孩子终于成材了.docVIP

战火不断,拯救10年那个孩子终于成材了.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火不断,拯救10年那个孩子终于成材了

战火不断,拯救10年那个孩子终于成材了   优生溃陷,   父亲采用“休克疗法”   徐世立是专业作家,妻子张燕是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的知名教授,夫妻俩多年来一直被学生公认为“最好的老师”,可是,他们的90后独生儿子徐修远却在16岁时突然“飞机失事”,直线坠落,成为一名既无力自救,也拒绝他救的“问题学生”。   由于徐世立和张燕夫妇工作繁忙,儿子徐修远出生100天,就被送到河南郑州外婆家抚养,直到四岁半才回到武汉。由于“隔代抚养”的诸多弊病,徐修远形成了诸多不良的性格和习惯,这一直被徐世立认为是他们做父母的“原罪”。儿子接回武汉后,张燕努力弥补儿子幼小时失去的母爱,对儿子百依百顺,可最终母爱的泛滥异化成无尽的溺爱,这让徐世立颇为心忧。为了追求平衡,妻子唱红脸,徐世立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白脸父亲”,事事要求严苛。殊不知,这种吝于施爱的教育方式让徐世立走到了父严过苛的另一个极端。就这样,一个原本衣食无忧的幸福家庭,由此发生了长达10 年的“一个孩子的战争”。   儿子曾经让徐世立很骄傲。用老师的话说,徐修远曾经“优秀得像神话”,小学毕业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市45中,初二时,全年级500多人,他经常考到一二名,作文、英语多次在市、区参赛获奖,还被武汉市团市委和武昌区授予“雏鹰少年”称号和“雏鹰奖章”,而且运动与艺术全面发展。然而,在徐修远十三四岁处于生理与心理的转变期时,特别是买回电脑的当年,这只“雏鹰”忽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陷落。高一上半学期,他睡觉打球玩电脑,期末考试成绩沦为全班倒数第三名,任何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他都无动于衷。眼看着儿子几乎“废”了,徐世立和张燕束手无策,走投无路,深深的绝望感紧紧攫住他们的心。   徐世立是武汉三中69届知青,距武汉几百里之外的宜昌,是他当年插队落户的地方。2007年元月,他在当年的小山村写作时,收到张燕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只有5个字:“这小孩完了。”经过一夜难眠的忧心沮丧之后,第二天,一早起床的徐世立神清气爽,他感到“上帝”给他开启了一扇拯救儿子同时也是拯救这个家庭的光明之门。多年来,儿子生活的一切都是妻子张燕管,对他则是“三不主义”: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为避免“战争”,徐世立自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管教儿子的责任和权利。“现在张燕绝望了,那好,你管不了,那就让我来管吧。”徐世立信心满满。   徐世立认为,儿子开始厌学,不接受学校的学习教育,那就让他去接受生活教育。他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本末倒置,将分数教育之末置顶为本,他要趁此机会将倒置的事物翻转过来:生活教育第一,知识教育第二。他将儿子学习的溃陷看成是生活赐予的一次机遇,他要及时地紧紧抓住。就在这时,一个偶然时刻,徐世立在当年的那个小山村里从央视《新闻调查》知道了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一个中国首创的“择差教育”机构,即社会俗称的“魔鬼训练营”。他希望儿子和他们这个三口之家能绝处逢生,于是决定将儿子送到工作室设在宜昌的三峡纵队基地。   千里长征,   儿子决定考“中戏”   返回武汉后,徐世立对张燕说出了自己的决定。爱子如命的张燕经过一天一夜的内心斗争,决定让儿子一个人先回郑州过年,自己亲自到宜昌“三纵”实地考察。   考察后,张燕终于同意将儿子送到宜昌。徐世立则提前给儿子写好了“入营信”,信的最后这样写道:“还有两年你就满18岁,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你了,你若能尽快转变,就能尽快回到我们这个家庭。假如依然固我,我们就当没你这个儿子,到时候你自谋生路吧!”此信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断。   2007年2月25日(正月初八),被徐世立称为“最黑暗的一天”。那天,他和张燕用一种变相绑架的“黑暗”方式,将刚在郑州过完年返回武汉的儿子直接从汉口火车站送到了宜昌“三纵”训练营(现改名少年西点阳光学校)。毫无心理准备的儿子一瞬间与世隔绝,那一刻天塌地陷,仿佛从天堂跌入地狱。   2007年3月3日,是徐修远的16岁生日,也就从这天起,他开始了一千公里的“长征”。在每天几十公里、时近一个月的长途行走中,徐修远实践了诗人北岛的“用脚思考”,用每天一记的日记和每周一封的家信,记录了自己无数的“不可思议”和“每天飞速成熟”的心灵历程。徐世立则和儿子以“父子书”的形式,搭起了一座沟通交流、融合亲情、相互理解的桥梁。儿子在文字记录中写道:“每天永无尽头的行走,与其说是给了自己磨练意志、锻炼体魄的机会,不如说是让自己拥有了一段寂静而漫长的思考时间,思考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的16年短暂的人生。”而这正是徐世立所希望的。现在的孩子已经被填鸭、应试的学习逼得没有一点想象力和思考力,孩子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而成了学习的工具、学校和老师升学率重点率的指标数字、家长实现梦幻转移的对象和“庸俗成功学”的奴隶,离天真的童年幸福时光相去十万八千里。   行军过半,徐修远在写回第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