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建筑与园林艺术
谈谈建筑与园林艺术
【摘要】建筑与园林素来是不可分割的艺术,在中国的园林发展中,建筑与园林始终是统一融合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之下,建筑园林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符号显现出艺术的美感, 创造古典园林的意境, 阐释了中国建筑园林的美学内涵以及艺术的独创性。
【关键词】建筑;园林艺术;统一融合
1 园林与建筑
景妙何在?曰: 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无论是景观的构置还是意境的创造,中国园林构成中,建筑与园林是不可分割的。建筑被誉为“历史年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园林是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就定义说,园林与建筑是必然, 相关联的; 就分类说,园林与建筑是混合的; 就形态本质说,园林与建筑是一个要义,亦是分离的;就历史的变迁说,园林与建筑艺术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观; 就未来的生活导向与发展说,建筑、园林、城市是一个整体,都是为了人类的需求、生活和生存方式[1]。
2 中国建筑园林的发展
建筑园林艺术的雏型, 以殷周灵囿、狩苑形式的园林为标志,虽然起源已久,但真正可称之为规模园林的则从秦汉以后。两晋、隋唐的铸就和积聚, 南北朝时期出现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互结合组成的山水园之变革。而中国园林由建筑宫苑演变到山水建筑宫苑则在隋朝。以至发展到宋朝全景式地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山水宫苑。到元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园林达到顶峰,蔚为壮观[2]。
3 建筑与园林艺术融合
3.1 建筑园林的权贵与奢华
秦汉时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始皇为了更好统治建立起的国家、政权和土地,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良材,在当时首都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建造了一处处规模巨大、华美绝伦的宫苑群,集享乐与维护政权于一体。
3.2 建筑园林的精神抚慰与个性的显现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历史的演变,园林艺术形态既然占踞一方,拥有一段供人栖息的空间,引人步入或驻足,它必然带给人们一种普遍的触景生情的精神抚慰。特别是在东汉之后园林建筑形态逐渐分化为事务场地、警卫驻所、驿站、邮递站、客站以及寺院形式等,意味着园林艺术形态和功能不再为统治阶级独自享有,而是逐渐步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及于公众。从此,它具有了新的广泛的民生意义。如唐代诗人李白云:“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3] ,其间明示着人间情思的冷暖、博爱与寄托。同时,因各朝代实事政治影响,其感受之丰富也因人而异, 士大夫园林兴起一时,醒示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人生哲学。
3.3 建筑园林诗画融合的境界
长期为诗画所陶冶的中国园林, 其实就是诗画的物化,它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是可以身临其境的立体画,也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凝结诗。历代中国园林艺术皆汲取同时代文化为创作源泉, 如建筑艺术、科学技术、文化资源与图案的汇集,诸多因素中, 尤突显一派诗画的境界。可以说, 中国园林正是一幅幅韵味酣畅淋漓的水墨画, 一个诗画的哲学境界。园林或者山水画都是传统思想的符号化,两者被称为是“同概念下,异质媒介的艺术表现”,有趣的是,中国的水墨、山水、人物、花卉等绘画自身都讲求“三绝”(画、字、诗)之修养;更为有趣的是,中国的园林等建筑艺术,在讲求诗、书、画之时并使其组成其中的一组组符号, 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诗云:“ 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宛如画本”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评价。
3.4 建筑园林审美中的艺术符号
符号化的艺术语言最朴素,如点、线、面、形、空间对比与变化等和由此产生的形态、形状。这些元素在具有美感与个性的同时,又具有语义的作用(指示、暗示、尺度、心理反应等)。点、线、面、体、形、空间最易于带给人们具体的真切感觉。中国许多建筑、亭园等, 其顶部造型坡度很大,突出大曲度和块面的流动感、升腾感,有如书法一样的气质;在园林建筑设施上,如道路铺装的花纹或窗棂侧挂楣子及坐凳栏杆等均运用了斜线、折线、曲线的对比。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有云:“文致减雅,信画如意”、“上疏下密之妙”等,即已对此作了精彩点评。
此外,在建筑、园林的整体造型布局形态上,从动式上(台阶、走廊、院落之间),给人以指示、引领的方向感、变化感和探奇寻幽感,即所谓“曲径通幽处”。从形状看,其体积的大小节奏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若园中有亭, 则亭相对于周围的环境要高出,且体积增大,其间有适度的空间以供人驻足、休息。看来,符号化艺术在园林建筑中也有独到的设计, 当你步入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或是参观北京的故宫,你都可以真切地领略到其间的妙用。前者体现出私家园林的精致与个性, 后者则是一派帝王的奢华与恢宏气势。
3.5 建筑园林对自然历史的钟情
面对自然,人们感叹万千,
文档评论(0)